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1/25 8:16:40

  1级(轻度)高血压

  病例:王先生是公司的业务经理,经常陪客户吃饭喝酒,为了完成业务“指标”,常常心急火燎,夜里都睡不踏实。刚过40岁,一累了就会觉得心慌,数数脉搏每分钟也得80多次。单位体检时测血压,142/92毫米汞柱。化验检查:血糖和血脂还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解读:这类高血压患者特征:1.刚被诊断出高血压,血压<160/100毫米汞柱,血压水平为1级(轻度);2.精神压力大、过量饮酒;3.安静时脉搏大于80次/分。

  孙教授解释道,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我们提倡患者遵循“三套马车”方案,即:生活方式调整治疗、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上述这位患者属于高血压低危组。低危组多数是高血压初发者,而且年龄较轻,此时只要充分认识高血压的危害,找出致病因素,并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很多患者的血压都能恢复正常。

  比如这位王先生,他的高血压主要是由过量饮酒和精神紧张引起的。现代人工作压力大,但我们要提醒的是,精神放松非常重要。在紧张的工作中,要记得抽空做做深呼吸;时刻提醒自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应对一切。

  2级(中度)高血压

  病例:周先生是厨师,体型偏胖,吃饭口重,还顿顿离不开肉。由于饭店生意好,经常很晚都吃不上饭,每次忙完了,周先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抽烟,每天至少得一包。近几天,他一到下午就觉得头昏,一量血压,150/95毫米汞柱。

  解读:这类高血压患者的特征:1.刚被诊断出高血压,血压<180/100毫米汞柱,血压水平在2级(中度);2.肥胖或腹型肥胖;3.吸烟;4.喜欢吃咸的食物

  孙教授认为,这位患者属于高血压中危组。与低危组相比,该组具有更多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运动量不足等。

  像这位周先生,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他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研究证实,体重降低可以使血压下降5—15毫米汞柱,每天少于6克盐可以降低血压2—8毫米汞柱。因此,减肥、戒烟、减少食盐摄入对于他非常重要。坚持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果6个月还没有效果,那就应该考虑接受药物治疗了。

${FDPageBreak}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

  病例:大学毕业后,郑先生从村支书做起,经过5年的实干,现在已是一乡之长。但琐碎的工作和频繁的应酬,使郑先生原本二尺四的腰围已长到二尺九。上个月县里组织干部体检,郑先生被检查出好几样毛病,“糖耐量受损、高血脂、高血压”,大夫说这是“代谢综合征”。

  解读:这类高血压患者的特征:1.有高血压病史;2.超重、肥胖或腹型肥胖;3.高血糖、血脂异常;4.确诊为代谢综合征。

  孙教授解释道,目前,将高血压合并肥胖、高血脂和高血糖的临床三高现象称为代谢综合征,属于高危或极高危患者。代谢综合征人群发生冠心病或脑卒中的风险比正常人高3倍,它不仅可直接导致2型糖尿病,还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血糖管理标准及用药原则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一致。生活方式调整治疗对于纠正腹型肥胖患者更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

  病例:刘先生今年68岁,20年前就得了高血压,虽然一直在吃降压0号,但服药并不规律,近几年也没去医院检查过。前一段,刘先生的一位长辈因心脏病去世,这提醒了刘先生。去医院一检查,发现已是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

  解读:这类高血压患者的特征:1.高血压病史常大于5年,血压可在140—180/90—100毫米汞柱的范围内波动,服降压药不规律导致血压控制不良;2.由于头部及胸部症状较少,没有定期到医院检查心脏(至少1年);3.心电图和超声心电图检查发现,已发展为左心室肥厚。

  孙教授认为,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属于高危或极高危患者。这类患者应尽可能使用对重要脏器,特别是对心脏有明确保护作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并联合用药,将血压长期控制在“达标”水平,才可逆转左心室肥厚。此外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和运动强度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但要注意,这类患者不宜在早晨做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以下午4—6点最佳,运动量要适中,活动后心率不要超过170减去年龄(岁)。

${FDPageBreak}

  高血压并发冠心病

  病例:自己开公司的徐先生高血压已经5年了,可他并没有重视,只是在头痛时才吃一片“络活喜”。上星期应酬客户时徐先生酒又喝多了,还没等吃完饭就觉得胸口像是压着块大石头,像有人掐着脖子喘不上气来。幸好同事把他及时送到了医院,才算转危为安。

  解读:这类高血压患者的特征:

  1.有高血压病史,血压长期控制不好,常伴有血脂的异常;2.超重、肥胖、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3.有心绞痛发作史;心电图、运动试验或冠脉造影证实存在明确的冠心病。

  孙教授解释道,高血压一旦合并冠心病就属于极高危患者,这类患者首要的治疗目标就是防止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严格将血压控制在“达标”水平,可大幅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少酒、减肥、合理运动,这些都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而像徐先生这种情况,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治疗为核心,配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如血压仍不能达标可加用钙离子拮抗剂,同时加上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用药方案,能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最好每天自测两次血压,特别是在冠心病高发季节,要密切注意早晚的血压变化。此外,家属还应掌握一些急救知识。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

  病例: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冯女士,今年48岁,由于父亲和叔叔都有糖尿病,所以自己也比较重视。10年前查出糖尿病后,一直按时吃降糖药。7年前冯女士又得了高血压,但没太重视。在近期的一次体检时,医生告诉冯女士她已经有II级眼底病变,肾功能也出了问题。

  解读:这类高血压患者的特征:1.有高血压病史;2.有糖尿病病史;3.视物模糊或夜尿增多;4.合并高血压眼底病变或(和)糖尿病肾病。

  孙教授认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属于高危或极高危患者。必须不间断地长期药物治疗,并长期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或更低水平;同时必须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特别是餐后血糖。

  生活方式调整治疗是这类患者一切治疗的基础。在膳食结构合理的前提下,控制好每餐的总热量,同时配合科学的锻炼方法,尽可能使体重“达标”,特别是要使腰围“达标”。

  高血压并发脑卒中

  病例:76岁的赵先生,患高血压已经20多年了,以前认为年龄大了,血压高一点是正常的,于是只在头晕时吃点药。半年前,正在小区里晨练的他突然感觉天旋地转,晕倒在地,在医院被抢救过来后,医生说他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解读:这类高血压患者的特征:

  1.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好;2.有头痛、头晕、嗜睡等症状;3.有颈动脉硬化特征(包括颈动脉增厚、斑块或狭窄);4.或有过脑卒中病史。

  孙教授认为,高血压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其他脑卒中,都属于极高危。长期的血压“达标”,以及积极治疗其他合并症,能将危险降至最低水平。

  高血压患者只要做到:1.生活方式调整治疗;2.健康教育;3.药物治疗。就能把血压降下来。

(责编:温小军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高血压肾病和肾病高血压的区别?

你好,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引发的,肾病引发高血压,肾病好了,高血压也就好了。高血压肾病作为病因可直接造成肾脏的损害,称为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去除病因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这种叫做肾性高血压。

Q:高血压高血压高血压高血压

主要降压药物   1 、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速尿等     2、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  3、 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心得安

Q:什么是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高血压是十分令人头疼的事,因为高血压不易治愈,只能控制。一旦患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不过,高血压有轻重之分,应了解自己病情轻重程度,进行对应治疗调理。那么,什么是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1、关于血压。 人体正常血压值<120/80mmHg,超过或低于正常值会危及人们健康。≥140/90mmHg为高血压,需要指出的是,其患病率与年龄成正比,高血压的标准随年龄增高而增高。 2、高血压的轻重程度。 如何正确判断轻度、中度、重度高血压?高血压严重度,依舒张压每高出10mmHg、收缩压每高出20mmHg,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 舒张压值90至100为轻度高血压、100至110为中度高血压,110mmHg以上为重度高血压;收缩压值140至160为轻度高血压,160至180为中度高血压,超过180为重度高血压。 高血压分期不用同时符合舒张压及收缩压标准,只要其中一个超标,即以较高数值作为分期依据。 3、高血压的不同调理。 轻度或只是略高于正常高血压,则使用非药物的治疗作为起始治疗,如肥胖的话,要减轻体重;严格控制饮食,减少脂肪摄入,尤其是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戒烟、限制酒量、限制钠盐摄取量(每日食盐小于六公克)、维持适量的钾、钙、镁摄取量;适度运动等。 如果病人有中度或重度高血压或内脏器官已受到伤害,那么必须立刻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 最后,说说血压的测量,避免误差——至少测量3次不同时间的血压,才能诊断病人是否高血压。量血压前,必须先静坐休息五分钟以上;血压袖套大小必须合适,通常袖套内囊的长度应是上臂周长的75%,而长度则是手臂长度的50%-60%,太大或大小的袖套都会造成误差;不论坐姿或卧姿,量血压的手臂应与心脏同高,手臂太低时血压会稍微有所升高; 两侧手臂血压均应测量,以免误差。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