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人体16个事实:11天不睡可致死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7/20 10:54:33

  人们经常自夸对身体的熟悉程度,但你真对自己的每个部位都了如指掌吗?近日,美国著名百科网“博闻网”揭露了人体16个鲜为人知的事实。

  1.如果不想泄露身份,请别伸出舌头。就像指纹一样,每个人也有自己独特的舌纹。

  2.人体每小时大约脱落60万个皮肤细胞。到70岁之前,每人平均脱落47.6公斤重的皮肤碎屑。

  3.成人骨骼数量比婴儿少。人出生时有350块骨头,随着年龄增长,有些骨头拧合成一体,最后只剩206块。

  4.人的胃黏膜每隔三四天更换一次,否则胃酸会把胃消化掉!

  5.人的鼻子不如狗的鼻子灵敏,但仍能记住5万种气味。

  6.成人的小肠长度约是身高的4倍。如果不经过迂回重叠,我们的腹腔根本盛放不下。

  7.人体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附着496万个细菌,不过幸好大部分是无害菌。

  8.臭脚、臭腋窝的罪魁祸首都是汗液。人的两只脚有50万个汗腺,每天至少流出0.57升汗。

  9.人打喷嚏的速度超过每小时160公里。所以感到有打喷嚏的欲望时,赶紧捂住鼻子。

  10.人的血管首尾相连可达9.6万公里,而且心脏每天要输送7.6万升血液。

  11.人的一生平均会吐2.8万升唾液,足够灌满两个泳池。

  12.60岁之前,60%的男性和40%的女性都会打鼾。打鼾的平均响度是60分贝,和演讲差不多。

  13.头发颜色决定头发密度,每个毛囊细胞能长出20根头发。金发人平均有14.6万个毛囊细胞;黑发人约为11万个;棕发人约为10万个;红发人约为8.6万个。

  14.指甲每月生长0.25厘米。手指甲比脚趾甲长得快。经常使用的那只手,指甲长得最快。

  15.婴儿的大脑重量占体重的1/4,所以他们抬头困难。成人的脑重只有体重的1/8。

  16.几天不吃饭,你还可以保住命,但是人不睡觉最多能忍受11天,过了11天,你就永远“睡着”了。

(责编:张甜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睡眠时间过长也会有危害吗?

正常成人睡眠时间在每天7-8个小时,第二天能够保持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或工作,如果睡眠时间太长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过度睡眠会导致人体的肌肉组织长时间处于松缓的状态,肌肉的修复能力变差,新陈代谢速率下降;脑子也因为过度睡眠,总是朦朦胧胧不清醒,不规律睡眠还会打乱生物钟,影响人体内的激素水平的平衡。

Q:晚上睡眠不好

能引起睡眠不正常的原因虽然不少,但某些微量元素摄取过多或不足却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铜,铁,铝对睡眠和影响最为明显.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铜元素2~3毫克比较适宜,但是,目前多数人达不到这个数额.对于铁元素,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量以18毫克为宜,但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妇女及儿童)远远达不到这个量.若他们每日摄入铁元素仅为5毫克时,睡眠质量会明显下降,常处于一种半睡眠状态,一有动静就醒.如果睡前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特别是白天高强度脑力工作让紧张的神经仍处于强大的惯性中,无法真正放松下来就无法入睡.这是我们的主观意识不能控制的.无论是听音乐,看书,做瑜伽,都是通过巧妙转移注意力到听觉,视觉和身体上,而不是继续集中于思维上,从而放松下来,让大脑休息不再运转,兴奋转移产生疲劳,才能入睡.失眠感:有的人并不是真的失眠,只是有失眠感.因为曾有过失眠史而焦虑,担心自己还会睡不着.或者规定自己睡眠时间8小时,万一完不成这个“任务”,就认为自己没睡好,感到睡眠不安不实,醒来疲劳未能解除.事实上这只是主观感觉,其实睡眠质量没有问题,这是“为睡眠而睡眠”观念下所出现的一种保护性心理反应.失眠的五大因素体质,精神心理,疾病,环境和药物因素季节变换是自然界的演变规律,我们人体也有“入夜则寐,入昼则寤”昼夜睡眠规律,这两者是相关的,中医理论称之为“天人相应”,“天”是指自然界,人类生长在自然界的怀抱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衡协调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人体健康而言,良好的睡眠犹如一个人正常的饮食,呼吸一样,显得太重要了.当今失眠症发病率甚高,我们在失眠专科门诊常常可见很多失眠症病人既受失眠困扰,又摆脱不了镇静催眠类西药依赖,非常痛苦.失眠,中医古籍记载称“不寐”,其内涵与现代医学“失眠”概念基本一致.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理论来认识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的睡眠与觉醒现象,认为睡眠与觉醒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即昼夜节律)的一种自我调节的生理功能表现,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赖以生存的生理规律,这个规律顺之则生,逆之则害.因此,人类必须重视睡眠,遵循睡眠与觉醒规律,身体才会健康.我们曾对在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失眠症专科门诊就诊的1812例失眠症病人进行了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当今失眠症的发病主要有五大因素,即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季节变换是自然界的演变规律,我们人体也有“入夜则寐,入昼则寤”昼夜睡眠规律,这两者是相关的,中医理论称之为“天人相应”,“天”是指自然界,人类生长在自然界的怀抱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衡协调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人体健康而言,良好的睡眠犹如一个人正常的饮食,呼吸一样,显得太重要了.当今失眠症发病率甚高,我们在失眠专科门诊常常可见很多失眠症病人既受失眠困扰,又摆脱不了镇静催眠类西药依赖,非常痛苦.失眠,中医古籍记载称“不寐”,其内涵与现代医学“失眠”概念基本一致.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理论来认识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的睡眠与觉醒现象,认为睡眠与觉醒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即昼夜节律)的一种自我调节的生理功能表现,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赖以生存的生理规律,这个规律顺之则生,逆之则害.因此,人类必须重视睡眠,遵循睡眠与觉醒规律,身体才会健康.我们曾对在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失眠症专科门诊就诊的1812例失眠症病人进行了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当今失眠症的发病主要有五大因素,即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

Q:晚上睡眠不好

能引起睡眠不正常的原因虽然不少,但某些微量元素摄取过多或不足却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铜,铁,铝对睡眠和影响最为明显.在正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铜元素2~3毫克比较适宜,但是,目前多数人达不到这个数额.对于铁元素,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量以18毫克为宜,但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妇女及儿童)远远达不到这个量.若他们每日摄入铁元素仅为5毫克时,睡眠质量会明显下降,常处于一种半睡眠状态,一有动静就醒.如果睡前大脑仍处于兴奋状态,特别是白天高强度脑力工作让紧张的神经仍处于强大的惯性中,无法真正放松下来就无法入睡.这是我们的主观意识不能控制的.无论是听音乐,看书,做瑜伽,都是通过巧妙转移注意力到听觉,视觉和身体上,而不是继续集中于思维上,从而放松下来,让大脑休息不再运转,兴奋转移产生疲劳,才能入睡.失眠感:有的人并不是真的失眠,只是有失眠感.因为曾有过失眠史而焦虑,担心自己还会睡不着.或者规定自己睡眠时间8小时,万一完不成这个“任务”,就认为自己没睡好,感到睡眠不安不实,醒来疲劳未能解除.事实上这只是主观感觉,其实睡眠质量没有问题,这是“为睡眠而睡眠”观念下所出现的一种保护性心理反应.失眠的五大因素体质,精神心理,疾病,环境和药物因素季节变换是自然界的演变规律,我们人体也有“入夜则寐,入昼则寤”昼夜睡眠规律,这两者是相关的,中医理论称之为“天人相应”,“天”是指自然界,人类生长在自然界的怀抱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衡协调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人体健康而言,良好的睡眠犹如一个人正常的饮食,呼吸一样,显得太重要了.当今失眠症发病率甚高,我们在失眠专科门诊常常可见很多失眠症病人既受失眠困扰,又摆脱不了镇静催眠类西药依赖,非常痛苦.失眠,中医古籍记载称“不寐”,其内涵与现代医学“失眠”概念基本一致.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理论来认识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的睡眠与觉醒现象,认为睡眠与觉醒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即昼夜节律)的一种自我调节的生理功能表现,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赖以生存的生理规律,这个规律顺之则生,逆之则害.因此,人类必须重视睡眠,遵循睡眠与觉醒规律,身体才会健康.我们曾对在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失眠症专科门诊就诊的1812例失眠症病人进行了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当今失眠症的发病主要有五大因素,即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季节变换是自然界的演变规律,我们人体也有“入夜则寐,入昼则寤”昼夜睡眠规律,这两者是相关的,中医理论称之为“天人相应”,“天”是指自然界,人类生长在自然界的怀抱里,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衡协调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人体健康而言,良好的睡眠犹如一个人正常的饮食,呼吸一样,显得太重要了.当今失眠症发病率甚高,我们在失眠专科门诊常常可见很多失眠症病人既受失眠困扰,又摆脱不了镇静催眠类西药依赖,非常痛苦.失眠,中医古籍记载称“不寐”,其内涵与现代医学“失眠”概念基本一致.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理论来认识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的睡眠与觉醒现象,认为睡眠与觉醒是人体适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即昼夜节律)的一种自我调节的生理功能表现,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赖以生存的生理规律,这个规律顺之则生,逆之则害.因此,人类必须重视睡眠,遵循睡眠与觉醒规律,身体才会健康.我们曾对在上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失眠症专科门诊就诊的1812例失眠症病人进行了相关因素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当今失眠症的发病主要有五大因素,即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