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全面解读“医闹、号贩将受治安处罚甚至被究刑责”

家庭医生在线 2012/5/3 9:25:42

  医患双赢离不开正常的医疗秩序 医闹为国法不容(新华社)

  卫生部、公安部4月30日联合发出《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这引起社会强烈关注,也应成为全体公众的普遍共识。

  作为医患关系的两端,医生与患者可谓唇齿相依。患者需要得到医生及时、有效的救治,医生则在对患者的施救中体现价值、赢得尊重。这种相互依托的利益诉求关系,使医生与患者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一种双赢,达成这种双赢关系,必须以正常的诊疗秩序作为前提。没有正常的诊疗秩序,患者的渴求与权利,医生救死扶伤的抱负,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必须看到,这些年来,无论是SARS来袭还是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无数医护人员顶着重重压力,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伤员,呕心沥血攻克疾患,护佑着百姓安危。这是医务人员的主体,也是不容忽视和否认的重要事实。广大医务人员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有着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当他们身穿白大褂出现在患者面前,救助患者于水火之时,理应得到人们发自心底的尊重;当他们身处工作岗位,开展本职工作时,其生命和人身安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近些年来,由于医疗基本公共服务在某些地区严重不均等,伴随城镇化快速推进,基础医疗资源和优质医疗资源更是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种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医患关系在一定时期某些地方出现难以言说的尴尬。这种关系不但令患者心焦,同样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所不愿看到的。因此,以医疗体制不合理为由或个别医生素质不高而干扰诊疗秩序,其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

  现实的就医难题,正随着国家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得到缓解。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倍加呵护。患者权利的伸张,必须在法制的框架内进行。不克制情绪、不冷静思考,却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广大患者就医权利的“医闹”行为,不但为公众所不齿,也为国法所不容。

  卫生部官员称打击“医闹”并非单为医生说话(央视网)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两部委打击医闹等行为的通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公众的热议,卫生部今天表示,这份公告并非单纯为了维护医务人员的安全。造成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原因非常复杂,要想治本还是要革除以药补医等机制体制上的弊病。

  卫生部相关负责人今天在接受本台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份公告并非单纯为了维护医务人员的安全,打击医闹、号贩子等违法行为的最终目的还是维护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

  通告中针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服务流程,增进医患沟通,积极的预防化解医患矛盾。

  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发生在医院内的恶性伤人事件就超过10起,今年以来发生的哈医大砍人事件等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认为,医患矛盾不断激化的原因十分复杂,严打仅是治标,要想治本还是要通过医改除以药养医等体制机制上的弊端,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终结“医闹” 独立的纠纷处理机构比刑罚更有效(中国青年报)

  两则新闻,比较阅读颇有深意:一是《新京报》消息说,4月30日,卫生部和公安部发通告明确警方将依法对医闹、号贩等7种行为将予以处罚,严禁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等行为,严重的将追究刑责;另一是《华商报》消息说,陕西榆林横山县百信医院患者胃穿孔死亡,院长带领全院40余名医护人员悼念死者,致词检讨忏悔,集体下跪磕头。于制度、于现实而言,妙手仁心的医疗工作者陷入此般境地,实在令人忧心。

  “医闹”之恶,在于放大了丛林法则:“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仅将医疗工作者权益置于私力救济的屠刀下,更将普通患者的合法权益,推向江湖博弈的舞台。保障权益不再是制度规范内的常态,而成为“讨价还价”的技艺。这些年,不少医生的处境确实堪忧,以致诸多行医世家谆谆告诫下一代“讨饭莫行医”。3月23日,哈尔滨一患者砍死一名实习医生并致3人重伤;4月13日,北京连续发生两起刺伤医生案……再往前或者往后,都不愁找不到类似案例。联想“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训,于这种失衡的医患关系而言,真叫人情何以堪。

  “医闹”的症结,仍在权责层面。有人说,近30年的医疗体制改革,误入了“伪市场化”的歧途,“以药养医”催生出了高药价,民营医院的发展和竞争受限,于是,本非敌对双方的医生与患者,都成了牺牲者。这话虽有失偏颇,却也一针见血。

  “医闹”的追问有二:患者为什么要闹?闹何以绵延成风习?

  就第一个问题来说,与“读书无用论”的争执是类似的。倾家荡产去上学,或者砸锅卖铁去看病,结果不能安身立命或妙手回春,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梦想的碎裂,说到底是个性价比的问题。数字比语言更有力:据卫生部统计显示,群众个人卫生支出的绝对数仍在上升,2008年为5098.7亿元,2009年为6570.8亿元。在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大约只占医院总支出10%左右的境况下,看病高消费的格局不会有所改观——那么,患者基于“高消费”上的“奢侈”期待,注定会蔓生诸多枝节。

  就第二个问题来说。“医闹”成风,不在于医院之弱,也不在于患者之恶,而恰恰是缺位了客观中立的独立调停机构。医院在矛盾的终端区,既要接受患者的高价诟病,又要承担职能部门的“维稳”要务,而在具体处理程序中,医院主管部门往往又是负责医疗事故的赔偿与鉴定,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公信力大打折扣。名不正则言不顺,闹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遗憾的是,体制机制不转身,始终就事论事、甚至遇事怕事,只灭火、不预防,于是诸多惨烈事件便成为煽动蛊惑的恶示范。

  徒法不足以自行。“医闹”的症结,终究不是刑罚所能纾解的。有网友评论说不让到医院闹,那就等医生下班后到家里去闹,或者到大街上去闹,这话无疑更让人心惊。卫生部等下发的“通知”其情可谅,但似乎也多有悖论:既入刑罚,就已是犯罪,公安机关当然会严厉打击,何须重申?而对于尚未入刑的“闹法”,刑罚又奈其若何?眼下看来,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独立公信的医疗纠纷处理机构,“医闹”则不可避免。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