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出台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个关于药品安全的国家级独立规划。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其中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在2015年前完成,未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并注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毫无疑问这将对中国的医药产业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虽然会有一部分企业的业务在早期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但是长远来看,只要配套的政策得当,这种冲击完全可以演变成为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力。
以日本为例,上世纪80 年代日本与中国目前的情况类似:仿制药众多, 质量参差不齐, 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差别很大;同时仿制药与原研药相比, 疗效差异显著。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日本经过8 年的准备和酝酿,于1998年推出了《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以提高已上市的口服固体制剂的内在品质,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全面而严格的体外溶出度试验,这种方法科学客观、难以“造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产品的内在品质。这项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制药行业对制剂工艺的全面深入研究,避免了“低水平重复”现象的发生,制剂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同时也拉动了药用辅料、制药机械设备、药品检测仪器等行业的发展。为了鼓励制剂工艺的深入研究和药物研发的原创性,政府允许原创厂家或参比制剂的生产厂家,价格可高出同类厂家一定比例,大力提倡市场应以技术取胜,为日本制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因此虽然该项工程的实施对日本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它在药品生产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杠杆作用”。如今,日本制药业不仅在本国市场地位显赫,同时在药品出口方面也长期位居世界前列。
我国制药业以仿制为主,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突出问题,为维护公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公众对用药疗效要求的提高,我国仿制药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也逐步显现---质量与国际水准之间的差距显著:上海对2007-2009年进口药品和同期地方抽验药品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进口药品检验总体不合格率均维持在0.1%以下,而国产制剂抽检不合格率为3%左右,国产药品不合格率高出进口药品30倍;同时根据SFDA及各省药监局药品质量公告统计显示,2009 年共有1209 家企业被国家及19省市药监部门药品质量公告,2010年企业数增加到1246家, 2011年企业数为896家。这种质量上的差异不仅使中国药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及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相去甚远。
中国的仿制药工业的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但高速的发展也带来诸多问题:首先药品质量标准的发展跟不上产业的发展的速度,现行《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品种4567个,仅占国家药品标准总数的27%,且药品标准管理涉及多部门;而《美国药典》1820年颁布第一版,目前收载了约批准上市的80%药品标准,标准的缺失将使企业在质量方面可以“自由发挥”。其次,历史遗留问题多,2002~2006年仿制药申报数量惊人,这期间在标准上对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技术要求几乎空白,这是目前国内部分固体制剂(尤其难溶性药物和缓控释制剂)仿制药临床疗效与原研制剂相比差强人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的娄渝总监认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惠民工程,同时也为整体提升我国仿制药质量提供了一次历史性机遇,然而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完成涉及570个化药品种、3.3万个批准文号、24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的“一致性评价”难度是空前的,需要国家的决心和巨大的投入。而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在工程开始之初就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科学而又严格的评价指标,和完善的激励政策,并坚决的落实下去,如果评价的标准与国际水平依然差距明显,评价的结果也必然差强人意;如果质量好的产品得不到市场和政策的鼓励,企业也必然缺乏提升质量的动力。而放眼未来,完成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则仅仅是中国医药产业升级之路的起点,瞄准与原研制剂的临床治疗等效性并在国际医药创新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才是中国制药产业的下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