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特大制售假羊肉案一经披露,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如今已有8人被捕。央视记者在采访犯罪嫌疑人卫某时,他当即否认使用老鼠肉做原料。
据卫某介绍,他所在的展家村有多个制售假羊肉的作坊,原料多来自山东等地区。这些地区有许多养狐狸的养殖户,而这些养殖户主要为获得狐狸毛皮,剩下的狐狸肉经不法份子之手廉价出售。到了不法商贩的手中,加工成假羊肉贩卖获利。
卫某告诉记者,之所以大量使用狐狸肉作为制假的原料,除了便宜之外,他的味道和羊肉相近,加工起来比较简单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记者问到卫某是否使用老鼠肉作为制造假羊肉的原料时,卫某当即否认,“没有没有,这个我敢保证,绝对没有那种老鼠肉,他们拿过来的就是这种互利肉,全是瘦肉,这个我以人格担保,绝对没有。”
对此,警方也表示,现场查处时确实没有看到老鼠肉。但审讯时,个别犯罪嫌疑人供述时表示,曾用过老鼠肉。
商家:鼠肉充羊肉数量少 狐狸等可大量供应制假
因公安部近日公布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称,“掺假羊肉”的原料涉及老鼠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令爱吃涮羊肉火锅的饕客顿觉胃部泛酸。昨天,记者走访沪上火锅店、超市卖场,以及大型冻品批发市场获悉,羊肉卷生意都有不同程度缩水。一些业内人告诉记者,羊肉“生意难做”并非这一两天的事,由于以次充好、掺假等现象长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或毁了消费者对整个羊肉市场的信心。
上海市已全部查清“问题羊肉”在上海的销售情况,查获9家个体小熟食店涉案“问题羊肉”制品共计70余公斤。
5月6日,上海市食安办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从江阴流入上海的“问题羊肉”,其中含有狐狸、水貂等未经检疫的动物肉制品的情况进行了通报。
据上海市食安委副主任、食安办主任阎祖强介绍,江苏问题羊肉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卫某以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制售假羊肉,由其本人将羊冻、羊冻糕等熟食产品以上门推销的方式,销售给上海农贸市场的9家个体小熟食店,这9家个体小熟食店在今年1月至2月期间均被江阴警方查处,并且已控制和销毁全部问题产品。
经过进一步核查,9家店的10名经营人员均系来沪从业人员,涉案问题羊肉制品共计70余公斤。涉事熟食店中1家已关闭,1家为2人共同经营,其余7家分散在小型农贸市场。其中2家店的经营人员钟某、钱某被江阴警方刑事拘留后转为取保候审,其余经营者也被江阴警方分别传讯。
上海市工商部门会同公安部门、食药监部门对目前还在营业的8家个体小熟食店的所有熟食进行全面执法抽检,对其所有经营情况及索证索票、台账记录等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并责令全部停业整顿,对其中2家因涉嫌从事违反食品安全行为的熟食店,市工商部门予以立案查处。
另外,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的周浦万达广场品尚豆捞坊供应涉嫌制假羊肉片的情况,经查实,该批羊肉与5月3日公安部公布的江苏江阴犯罪嫌疑人卫某以狐狸、水貂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制品制售假羊肉案无关。浦东新区食药监部门已对问题羊肉进行抽样送检,DNA检测结果表明,品尚豆捞坊供应的羊肉片含有猪肉和鸭肉成分,涉嫌销售假冒食品违法行为,已对该店立案查处,并责令其停业整顿。
新闻回顾:
媒体称掺假羊肉可能流入上海多家知名火锅店
公安部日前公布的一起被破获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掺假羊肉”的原料涉及狐狸、水貂、老鼠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引发舆论哗然。经查,由江苏无锡公安机关破获的特大制售假羊肉案件涉及的问题动物肉制品已流入上海农贸市场。
市食安办表示,此前公安部或其他监管部门并未向上海食安办通报上海市场有相关假羊肉的情况,获知此消息后,食安办已经积极和公安部联系,了解假羊肉具体在上海的销售渠道和已销售的数量,再作进一步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