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青岛市卫生局同意青岛市急救中心增设急救站的请示。黄海医院(栖霞路18号)、四机医院(嘉兴路7号)、山大齐鲁医院(合肥路)、世园会迁建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沧区九水路街道炉房社区)将有望增设4个急救站。
青岛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宗瑞杰称,中心2002年搬到浮山后后,急救站点的数量从未变过,如果这4个急救站能够建成,将是2002年至今11年来青岛急救网络的首次扩容。
相关阅读:
医学救援协会李宗浩:不遗余力拓展急救事业
“咚咚咚……”楼道里的脚步声急促而有力。“不好意思,耽误大家时间了。”推门而入的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宗浩教授连声歉意,略显疲惫的脸笑容可掬。
4月20日下午,记者事先与李宗浩约好采访。但不想, 20日四川雅安突发7.0级大地震。整个上午,央视特别报道都能看到李宗浩讲解地震医学救援知识的身影。想到他筹备节目十分疲劳,记者准备改约时间,却不想他这么守时。
也许因为多年奔波在急救现场,李宗浩皮肤黝黑,但精神矍铄,而且思维清晰。好像急救医生就是这样,集热情与冷静于一身,高效而有力。50多年,李宗浩只专心做了一件事——拓展急救事业。为让现代医学“大救援”理念深入民心,几十年来,他撰写了《现代急救医学》、《第一目击者——一个急救医生的手记》及《生命在自己手中——一个急救医生的笔记》等十余部科普书,被中国科协誉为“解放以来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他开垦了中国现代化急救体系,也是急救科普领域的开拓者。
“生命不该终止,必将重现辉煌!”是他情之所至、发自肺腑的自然流露,也是他从事救死扶伤事业的鞭策。
突破思想的围墙
偌大的北京城,一个小急救站怎能满足群众需求!
上世纪50年代末,李宗浩被分配到北京急救站(北京急救中心前身)工作,当时急救不受重视,站里条件非常简陋:简易的急救仪器,几个急救箱, 30名临时安排的医务人员和一部“55678”急救电话。
常有路途遥远的患者呼救,但当他们赶到时,一些危重患者已失去最宝贵的抢救时间。为此,李宗浩常常扼腕叹息,也让他陷入忧思。那时,他心底便播下理想的种子——建一个急救中心。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1963年李宗浩给当时的中华医学会会长、卫生部副部长傅连璋写信,表达了急救的重要性并谈了自己的看法。傅连璋亲自为他安排了7位指导老师,并鼓励:“宗浩啊,我国现在还未形成急救医学学科,你能意识到急救事业必然要发展我非常高兴,也希望你能在这个领域做出贡献。”此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谢荣教授等7位老师指导和帮助下,他开始迈入急救医学的大门。
而真正让他奠定信念的是1976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唐山大地震。当时李宗浩负责“检伤分类”工作,转运伤员期间,看到气性坏疽、破伤风患者生命岌岌可危的场景,他终身难忘。这两种厌氧菌类所致的严重感染,在地震期间发病率极高,气性坏疽发病时大腿伤口处会散发出一阵阵难忍的“恶臭”味,破伤风伴有角弓反张等症状。这类疾病需要及时处理清除,否则死亡率很高。最让他伤心的是,在挪动患者的过程中,随意拉、托造成了大批的截瘫患者。这不仅让他认识到急救的重要性,同时看到面对群体伤害时,医院管理者及医疗人员理念、知识技能的局限。痛心疾首的同时,也激发了他建立现代化急救系统的决心。
首开先河建急救中心
“急救工作是个实实在在关乎百姓民生的大问题!”
为建立急救中心,李宗浩到处奔走呼吁。终于,机会来了。1982年,意大利向中国提供一笔10亿美元的政府贷款,趁这个机会,李宗浩建议北京市政府成立北京急救中心,“这不仅对首都发展,对其他城市也有很大促进作用,是我国急救发展的里程碑。”建议被采纳后,由李宗浩负责谈判。
谈判中,谈判中,李宗浩感同身受地指出,“现在的急救站条件极差、救护车破旧,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北京亟需一个现代化的急救中心,在‘中心’下有众多星罗布棋的急救站、点,形成一个急救网络……”他心里没底,但言辞从容而睿智,“美国在中国建了协和医院,前苏联建了友谊医院,日本正在建中日友好医院,如果贵国建立急救中心,比医院的影响力要久远……”意大利的谈判代表立刻被他的言论所折服,当场表示愿以增款方式投资北京急救中心。
随后,李宗浩被任命为北京急救中心项目主任,并负责起草执笔《北京急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上交北京市卫生局后,很快被北京市政府、外经贸部批准。几年后,北京急救中心终于建成。它的建立,对改善北京城市急救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推动急救体系建设
当代灾难的定义早已今非昔比,医务人员的急救传统理念却未与时俱进。
2001年,美国突发“911”事件,居安思危的李宗浩不禁联想到,“如果发生在中国,会怎么样?”2001年12月7日傍晚,一场并不算太大的雪,竟使北京的交通瘫痪了。2003年的春天北京突发“非典”流行病,引发社会不安与恐慌……
从一系列灾害事故可以看出,我国急救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带着沉重的责任感,他给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写信,后来也上书建言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都坦陈加快北京急救体制改革步伐之必要,急切之情溢于笔端。
2004年,国务院开始制定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李宗浩又 “按捺不住”了,多次在国办应急小组等地方坦言,急救体制与国际EMS的不接轨,急救理念、知识、技能严重滞后等。不仅如此,在原卫生部、北京市政府的应急工作会议上,李宗浩也会提出相关问题。2005年,李宗浩一直盼望的事情终于实现了,北京急救中心开始转型,关闭了急诊室和病房,将全部医疗力量转向院外急救。随着时间的推进,急救中心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
不建空中急救非好汉
尽管通向空中急救的路历经坎坷,李宗浩的信念从未动摇。
具有前瞻性眼光的李宗浩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急救体系,他将眼光放在更具开创性的空中救援上。早在1983年,李宗浩到联邦德国参观考察,当时空中救援(DRF)让他眼前一亮。他亲身感受了一次救援任务,患者被固定在特别的担架上,无论在起飞、降落或飞行时都很稳当,不像在救护车里可能会受到剧烈震荡,从而导致骨折加重或进一步损伤。灾难时见惯了患者二次受伤,他不由感慨空中急救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李宗浩暗下决心“不建空中急救非好汉”。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卫生部部长和北京市长等领导支持中德空中急救中心项目建设,DRF派出了高级代表团访华,双方在进行实质性的商谈后,计划在昌平建立医疗救护直升机场以外,还选出杭州、常州、广州3个城市,形成中国空中救援的雏形,通过摸索经验,然后再扩展。
好事多磨。关心空中急救中心建立项目的部门和人越发多起来,然而由于急救理念及体制等因素的制约,空中急救项目步履维艰,但李宗浩的信念从未动摇。
科普民众急救知识
“不要再让那些得不到急救的人们,付出生命和血的代价了!”
“一名医生,悉心诊治他的患者,只是他工作的大部分;而如果能把他的医学知识,通过各种途径普及给民众,才是尽了医生的全部责任。”这是李宗浩的良师益友、我国科普事业奠基人高士其先生生前对他的教导,也是他努力和实践的信条。
几十年来,李宗浩利用各种机会向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首次“舞台”演出现场急救是在央视《家庭急救》,与坐在演播室里照本宣科不同的是,李宗浩现场在模型上“操作”心肺复苏场景,边做边讲解如何口对口吹气,动作如何掌握……
为更广泛普及急救知识,李宗浩开始策划科普书籍。1997年,《第一目击者——一个急救医生的手记》首次面世,李宗浩以一个工作40余年的急救医生身份,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充满感情的故事,结合心肺复苏等医学知识,讲述路上、办公楼房及其他公共场所中,如何紧急救护各种突发急症、意外伤害。
此后,《急救ABC》、《首席专家谈急救》等一系列科普书源源不断面世。他说,如果第一目击者能现场立即为“猝死者”进行有效急救,约1/2生命可以被挽回。因此,要大力普及急救知识,让公众普遍掌握急救技能,这样面对灾害时就能做得更好。
采访接近尾声,记者想了解的还很多,包括他建立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搭建国际应急医学救援交流平台等。但实在不忍心再为这位已经年逾花甲、两天仅休息8个小时的老人徒添劳累。匆匆道别之际,书桌上一副主人与臧克家互勉的字画映入记者眼帘——“气日时多流年换,青春血汗化成霜。霜打红叶叶更醉,晚霞更比朝霞好。”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匹桀骜不驯的千里马,晚霞中仍不知疲倦驰骋天涯的画面。
线索提供: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点评
32年的时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却无法动摇他拓展急救事业的信念。开先河,为了那些亟待救援的患者,他多方奔走,终于促成了北京急救中心的建设;面对大灾大难、重大疫情,他满怀深情,不遗余力;致力科普,他被千家万户的百姓所熟知。李宗浩教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给社会带来的是多一分的温暖,给医卫界带来的是多一分的责任与信心。
——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 闪淳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