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31日是第26个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为“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呼吁全社会拒绝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降低烟草制品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误导。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自1989年起,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吸烟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大量医学研究表明,吸烟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逾有10亿烟民,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每年有60多万非吸烟者死于接触二手烟草烟雾;全球63%的死亡由非传染性疾病引起,而烟草是其主要风险因素。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受烟草危害最严重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烟民最多的国家,有超过3亿的烟民,成人吸烟率为28.1%,特别是男性吸烟率高达52.9%,有13至18岁青少年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者超过4000万,青少年吸烟率达11.5%。有7.4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暴露率达72.4%。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大量发生,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吸烟产生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由吸烟引起的死亡中,慢性肺部疾病占45%,肺癌占15%;吸烟与不吸烟相比,患喉癌的危险性高8倍、患肺癌的危险性高8至12倍、患食管癌的危险性高6倍、膀胱癌高4倍。吸烟还与动脉硬化、冠心病有关,与白血病也有关系。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1996年,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2008实施了《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并成功实现了无烟奥运的目标。自2010年以来,北京先后在全市开展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无烟环境建设活动。目前,北京市15岁以上吸烟率为20.89%,平均吸烟率逐步下降,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公共交通工具基本实现了无烟目标。2015年北京市将实现公共场所室内无烟的目标。被动吸烟亦称二手烟,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二手烟重新定义为以闻到烟味为接受被动吸烟的暴露。目前首都仍有31.3%的人几乎每天都接受被动吸烟,男性为30.3%,女性为31.8%。
今年,北京市爱卫会在全市组织开展无烟机关、无烟单位的创建活动,树立一批不同行业的无烟典型,并以此带动全市各行各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全面建设无烟环境的开展,更好地保护人民免受吸烟与吸二手烟对人体的危害。为了真正实现无烟环境,只有出台法律法规,用法律制度去约束吸烟活动,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北京市控烟地方立法正在进行中,新的控烟法规出台实施后,将会更有效地预防控制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扔掉手中的香烟吧!
相关阅读:
北京人群吸烟率逐年下降
北京市人群吸烟率在逐年下降,北京市首批170家单位申请参加无烟机关单位创建活动。这是记者从今天举行的“北京市无烟机关单位建设暨第26个世界无烟日活动启动会”上获悉的。
北京市爱卫会副主任、卫生局副局长赵春惠今天表示,北京市人群吸烟率在逐年下降,1996年《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颁布实施时,全市15岁以上人口的吸烟率为34.5%,到2011年下降为20.89%;被动吸烟人数也出现同样情况,1997年调查显示有54.2%的居民每天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2011年为31.3%。
为了有效降低烟草危害,北京市从无烟奥运开始不断扩大禁烟场所。近几年重点抓了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无烟环境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2011年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无烟医疗卫生单位检查中,北京排名第一;2012年,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委托第三方抽查了全国800所高校,北京市无烟学校综合得分全国排名第一。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和学校基本实现了室内无烟的工作目标,成为首批行业控烟的典范,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控烟工作的开展。
她表示,北京市爱卫会“关于开展无烟机关、无烟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全市范围首批有170家单位申请参加无烟机关单位创建活动,这170家中有中央直属机关、国务院机关以及国家级企事业单位56家,市、区级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114家。
赵春惠还透露,《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有望今年年底前完成立项论证,明年通过一审,“新的控烟法规必将有力推动全市无烟环境建设”。
另外,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的控烟工作,提高控烟健康教育的效果,北京市爱卫会今天聘请杨金魁等7名人大代表担任北京市控烟特约监督员,聘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为北京市控烟宣传员,聘请冯远征、春妮、孟昆玉、王佳一为北京市控烟宣传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