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第22届广州国际医药保健产业博览会中,“第五届中国药店多元化论坛暨广东药店联盟第三次采购经理峰会”于当日下午同期举行,与会期间,台湾安健美药业联盟运营长林振弘向在场嘉宾观众介绍了台湾药品店多元化转型之路的概况,其中他强调,药店多元化非单纯的商品采购多元化,而是应从经营面、顾客角度和市场趋势去满足更多非患者的消费族群需求。
(台湾安健美药业联盟运营长林振弘在介绍台湾药店如何实现多元化)
台湾药店保健品毛利高于药,现多为综合型药妆精品店
林振弘运营长表示,在台湾,药店保健品的毛利占比已经超过药品类的部分。而保健品销售品种排名上,其中以联盟销售的保健品为例,维他命系列占14.5%、体重调整系列14.5%、固骨利节12.3%,体质改善剂9.2%,心血管保健8.5%,机能性饮品6.5%。
林振弘运营长介绍,目前台湾有三种药店,分别为传统药店、医疗保健器材药店以及综合型药妆精品店。传统药店现在台湾还是有所保留,主要由药师经营、单体经营,由于台湾实行了健保政策,因此很多传统药店也加入了健保联盟,例如针对慢性病的患者,可以拿医院开的处方签到到特定健保处方剂药店换取,使药店增加这方面的消费族群。这类药店提供医药专业诉求,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医疗保健器材药店,这些药店的地址主要在医院附近或医院商城里面,以医疗保健器材和术后器材为主,同时也延伸到保健品领域。而综合型药妆精品店在台湾占了绝大部分,门店面积大,经营范围有传统的保健品、主营母婴用品和生活用品,以醒目外观和卖场活动吸引顾客,这些药妆店跟大陆传统药店的概念已经不一样了。”林振弘运营长说。
大陆药店销售仅停留在“商品多元化”
在演讲中,林振弘运营长表示,这几年他在大陆各地走访很多药店,发现很多药店都希望转型为类似欧美的药妆店,从传统药品销售转型到保健品的销售,将传统的药品治疗的概念转型到针对亚健康甚至大健康的概念,但是,除了很少一部分(其中包括在大陆的港资和外资企业)做到贴近药妆用品店的概念外,很大部分只是停留在狭义上的多元化,即商品销售多元化,而非经营形态的多元化。
“例如我在上海看到一家占地面积很大的药店,他们仅仅是将中药、药品和欧美的药妆产品放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药+妆’,但距离真正的药妆店概念还是有一段距离。在欧美、日本、台湾,传统药店多元化转型并不是这个样子。”
林振弘运营长认为,随着国内相关政策的实施,药店品类和经营的多元化不可避免的趋势。不过相比国外而言,林振弘运营长称国内药店转型在时间上可以缩短。“但是,中间所需要的转型过程,大陆是不能跳过的。”
“药店经理要根据市场趋势去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不是局限在自己想象的概念上。”林振弘运营长指出,在参考中国“十二五规划”关于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规划部分,其中关于的创新药品营销方式中就有提到,怎样鼓励药品零售企业开展药妆\保健品、医疗器械销售和健康服务的多元化经营。这规划指导了全国约42万家药店如何去发展多元化,而不是单纯的商品采购和销售的多元化,而是从经营面和顾客的角度去满足消费者需求。
多元化转型:满足更多非患者消费族群需求
林振弘运营长介绍,从1994年到2004年是台湾药店多元化的转型期,1994年,随着台湾健保(台湾健保概念:类似于大陆医保卡,主要用于医院诊所,除了基本的自付费外不需要额外费用,但是不能到药店换取任何药品,)政策的实施,许多患者从药店走向了诊所,针对患者市场的传统药店面临淘汰命运,在这“阵痛期”内迫使很多药店企业不得不进行重新审视市场和思考如何吸引更多消费者。
既然政策的改变以及药品的销售比例在药店已逐步下降,那传统药店如何转型至多元化药店呢?林振弘运营长介绍,转型刚开始时,传统药店将保健品慢慢导入药店,从而吸引亚健康人群;为吸引更多其他族群进入药店,因此把母婴用品概念引进药店;抓住妇女群体后,药店开始引进药妆品进行贩卖;最后,为了与不同业者竞争,药店也把生活品导入销售。
“总的来说,随着业态转变,药店贩卖商品广度及深度增加,让过去不是药店的消费者走进药店。”林振弘运营长表示,药店的多元化就是开发更多消费族群,从满足个人需要整合成满足家庭需要,从业种经营(强调卖什么产品)转变为业态经营(怎么卖出这些产品),但是与商超自助式营销不同的是,药店会采用自身专业优势,销售人员按照消费者健康等的具体情况提供专业咨询和具体的销售建议。“如果消费者进来药店不是找药品,而是找美丽、找生活和找健康,那么就意味着药店多元化转型成功。”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