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显示,主管部门开始重拳整治乳品行业,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即将迎来大的变革。北京晨报记者获悉,工信部将于今日召开会议,会上将发布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的“双提”行动方案,参会的企业包括国内127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
日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号召有关部委开展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社会共治 同心携手维护安全”。6月18日是“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工信部主场日,当天工信部将召集百家乳企参会,这次会议将传达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加强奶粉质量安全工作的精神,“会上还将发布‘双提’具体行动方案”,乳制品工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此前,工信部于本月初在官网发布《提高乳粉质量水平 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宣布用3个月时间对奶粉企业质量进行安全专项检查。
在业内人士看来,主管部门的强力调控将给中国乳制品行业带来不小的变革,两类企业将在此轮调控中出局,一类是规模较小的、特别是民资企业,另一类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乳企将在此轮整顿中“消失”。有行业专家甚至放言,“通过此轮整顿,国内大批婴幼儿奶粉企业可能面临倒闭或被收购的命运。”
业内人士指出,主管部门将引导婴幼儿配方乳粉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而政府倾向于推动具有国资背景的国内龙头乳企完成此次整合。这也意味着,乳制品行业将掀起一轮兼并重组潮。
延伸阅读
北京将婴幼儿食品纳入监测 144项有害物在列
婴幼儿的乳粉、膨化食品、熟肉制品等里面是否含有致病菌,蛋类蔬菜类里有没有化学污染物,流动早餐点的散装食品卫生情况……今后这些都将被纳入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同时,医院还将对由饮食引发的食源性疾病进行严密监控。
昨日,市卫生局发布“2013年北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方案明确,今后,本市食品中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要采用常规监测与专项监测相结合形式。常规监测是针对那些消费量大、流通广的食品;专项监测对象是我国近期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涉及的食品。
记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要纳入监测的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共144项,常规监测包括食品中的农药、兽药、有害元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害物质;专项监测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禁用药物以及其他。而食品微生物监测包括食源性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指标。
今后,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专项监测包括婴儿配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城市流动早餐点相关微生物指标和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监测。监测的食品范围包括超市、食品店、农贸市场、学校周边商铺、网购及餐饮服务环节,以本地产品为主。根据方案要求,设定的监测点要基本覆盖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