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2011年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北京市60岁以上老人高血压患病率为74.9%、糖尿病患病率为23.3%、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9.6%、超重比例达43.2%、肥胖率为25.4%。这些数据说明老年人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人群,而科学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于预防慢性病、提高老年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血压不好该注意什么
1、少吃蛋黄。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约含胆固醇200毫克。老人胆固醇较高的话,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
2、适量饮酒。1周喝3-9杯酒为适量,对预防心脏病有好处。但要注意别贪杯,因为饮酒过度会引发心脏病。
3、减肥。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特别是“苹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险。只要老人减肥3-5公斤,心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同时,减肥要通过平衡饮食和锻炼来达到减肥的目的进而预防心脏病。
4、戒烟。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两倍。研究发现,戒烟2-3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至与不吸烟者一样的水平。
5、多运动。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快走对预防心脏的效果最好。
6、注意饮食。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7、当心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是其他人的4倍。因此,老人要定期体检,对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
高血压膳食“十个拳头”原则
一拳的肉类不超过,鱼禽蛋肉别太多;两拳的谷类必须有,粗粮薯类加杂豆;两拳的奶豆要保证,骨骼牙齿才坚硬;五拳的果蔬不能少,通肠降脂有营养;总量十拳最合理,别忘各自有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