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医学界,提起万德森(专家预约),同行们都竖起大拇指:“德高望重、大名鼎鼎的肿瘤专家!”
万德森70岁,1.73米个头,微胖,脸上常挂谦和笑容。他是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博士生主任导师、大肠癌首席专家和中山大学造口学校名誉校长,曾任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肿瘤医院院长、肿瘤研究所所长、肿瘤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腹科主任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等职。
万德森患心律不齐、高血压、下肢严重静脉曲张、颈椎病、痛风病等,但他退不下来——全国慕名而来的患者大清早就在排队挂他的号,虽然挂号费要50元,但还是一号难求。个别“排队专业户”,半夜占位,以200元高价转手倒卖他的号,竟十分抢手。
万德森每天6点起床,7点出门,晚上7点多才回家吃晚饭;每周做4-6台手术。查房、会诊、学习研讨,指导研究生、博士生,去外地开学术会议,出国交流考察等等,可想有多么劳累。见他每天那么疲惫、那么晚回家,妻子心疼:“不能少干点?你以为自己还年轻啊!”他说:“我也想退休享受晚年生活,听听音乐,读读金庸,但那么多病人在等我做手术,只有坚持了!”他的这句话,让人想起某个名人的一句话:小车不倒只管推!
祖籍虎门,赤脚发愤读书的穷学生
万德森祖籍虎门镇口村,祖父是泥水匠,祖母在家编织捞鱼虾的竹罾,卖点小钱帮补家用。祖父早逝,生计无着的祖母只好改嫁。万德森父亲13岁就到广州一家米酒坊当学徒。老板见小伙勤劳本分,便将女儿许配给他。小夫妻苦苦支撑祖业,无奈日本人打来,生意每况愈下,后来改行卖云吞面,勉强度日。
万德森出生于1940年8月。日本兵投降在广州扫大街,解放军进城睡街边的情景,几十年后他还记得。解放后,父亲在面店做面条,母亲给伞厂车伞面。万德森读初二时,父亲因病去世,家庭顿时陷入困境。家里的镬、铜煲等能卖的都拿去卖钱换米。万德森小学到高一没鞋穿,寒冬里冻得他下课跳个不停。读高二时,老师让他到成人夜校上扫盲课,每晚两节课八毛钱(当时吃个快餐一毛钱)。首次发工资,他咬牙花两元买双胶布鞋,穿鞋走路竟有点不习惯,但那毕竟是自己挣钱买的鞋啊!自豪感、成就感让他足足开心了好几个星期。
穷困的生活,在万德森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痕。他懂事很早,体恤家长,性格坚毅沉稳,学习十分刻苦,渴盼出人头地。
斯大林逝世,幼小的他萌发学医念头
1953年3月5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因脑溢血逝世,享年仅64岁。中国下半旗致哀,停止娱乐三天。居委会大姐晚上挨家逐户敲门,了解民意。13岁的万德森内心受到震撼,他崇拜斯大林,他想:如果我是神医就可以治好斯大林了,我将来要当医生!
不久,万德森突发阑尾炎,这使他当医生的愿望变得更强烈了。
1953年夏天,万德森突然腹痛呕吐。从家里走到医院, 20分钟路程,走走停停竟耗去一个多钟。医生诊断为阑尾炎,当晚开刀。看到无影灯下穿白大褂、戴口罩的医生无声而有序地忙碌着,万德森感觉医生有风度、本事大。心里发誓说:我将来也要穿白大褂治病救人!
“我当年想当医生救斯大林,可当我成了一名真正的医生,却没能治好母亲,她老人家就是脑溢血躺了五年走的……”五十多年后,70岁的名医万德森,感叹医学的艰深,为没能治好母亲的脑溢血而深深愧疚。
1956年,万德森初中毕业,因家贫,他想放弃将来学医的梦想,去考技校早点就业。哥哥听说后连夜从就读的师范赶回家,力劝弟弟上高中。他说,不要担心,哥哥出来工作供你读大学!哥哥仅大他两岁,但成熟懂事,很疼爱弟弟。万德森阑尾炎开刀,哥哥用平时积存的一点零钱买来生鱼熬汤给他喝,说生鱼汤能促进伤口愈合。后来万德森能读高中、上大学,完全靠哥哥的经济支持和精神鼓励,这种手足情深让他终身难忘。哥哥也非常勤奋,师范毕业后任教于荔湾区,评上了高级教师,当小学校长直到退休。
万德森上高中时,除了晚上给成人扫盲,假期还为学校修理桌椅。虽是高材生,但他脏活累活抢着干,老师十分欣赏他的“能屈能伸”。
1959年高考前夕,万德森每天早上8点多步行去中山图书馆,中午在摊档吃碗汤粉果腹。阅览室有不少戴名表、穿名牌服、准备高考的香港、澳门阔少学子。万德森脸上波澜不惊,心里热血奔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考得比你们好!高考结果张榜,万德森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山医科大学。他要当医生的愿望,从此真正开始实现了。
患肝炎险休学,与女同学终成眷属
高中到大学,万德森的绰号是“教授”。文质彬彬的他,大二戴了近视眼镜,更显出几分学者气质。
苦学加上缺营养,他的身体很差。大一跑步时腿脚无力,医生诊断为肌营养不良。大三,他染上了急性黄疸型肝炎。医生建议休学、卧床。住院三个月,他嘴里应付着医生,打完针拿过药,他偷偷溜回学校上课。功课被拉下一些,同学们帮他补抄笔记,其中有位女同学林志华,是名校广雅中学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她和万德森1959年同时考入中山医科大学。万德森住院,林志华常来看望。同窗数年,他们相互了解并产生了感情,毕业三年后喜结连理,从此相濡以沫几十年。两个儿子都大了,有天,万德森笑问鬓发染霜的妻:“大学同班时,你对我是什么印象?”妻说:“那时你有点与众不同,开会第一个到,衣服老是那一件。”万德森嘿嘿笑着揭穿谜底:“没手表,怕错过时间,就每次提前到会;无钱添衣,稍微体面点的衣服晚上洗白天穿。”
万德森说:“我能在医学上出些成绩,与妻子的理解支持分不开。”妻子林医生大学也是品学兼优的高材生,毕业后分到中山一院当外科医生。两人都希望在医学上有所作为,但毕竟有了家庭和孩子。妻子主动承担了一切家务劳动,让丈夫有更多时间参加业务学习和学术会议等。万德森婚后头十年下乡三年,妻子是外科医生,工作忙累,下班后还要照顾两个幼小的儿子,十分辛苦。尽管如此,她还是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临床能力,成为独当一面的麻醉科副教授和重症监护室主任。1989年,万德森赴美访问学习,妻子独立支撑家庭更加劳累。有人劝他和妻子离婚留美发展。时值“六·四”事件结束不久,一些文人学者因信仰动摇出国不归。万德森从没想过要离婚,更没有改变学医解除人类病痛的初衷。他的确有机会留美拿高薪,但他还是在访问考察期满后义无反顾地回归祖国,回到了他十分想念的妻儿身边。
北京协和医院实习,受益终生
1964年,各行各业“大比武”。全国重点医学院选派学生到北京协和医院实习。万德森是中山医学院选派的八名学生之一。临行,德高望重的院长兼党委书记柯麟接见他们,殷殷叮嘱:“你们代表着中山医学院,不要给母校丢脸啊!”
万德森坐了42小时硬座列车,来到令他肃然起敬的中国医学界模范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于1921年,以其出色的医疗服务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医院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管理十分严格,墙角有数字显示灯,按数字代号呼叫值班医生,保证随叫随到。住院医生不能回家,工作头三年不准结婚。北京名胜古迹多,但实习医生很少有时间游玩。要完成那些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他们不敢丝毫懈怠 。刻板紧张的工作,挡不住年轻人对浪漫情感的渴望。那时候,万德森和远在上海的林志华鸿雁传书,恋人关系渐趋明朗。北京的冬夜呵气成霜,在宿舍的台灯下读着女友含蓄的语言里透着柔情蜜意的书简,万德森内心有温暖幸福的泉水潺潺流过。
协和医院对实习医生的基础训练十分苛刻。万德森几十年后还记得,有个病人一天拉三十多次肚子,指导医生要求,每拉一次都要取粪便查验,分析病因。万德森心想,这么麻烦?但他还是习惯于服从,努力克制着生理上的不适,默默地完成操作程序。这种严苛的训练,对他后来养成严谨务实的医风有着深刻的影响。
万德森本想攻内科,协和医院却让他到外科实习。实习期间参与做手术,目睹了著名外科专家曾宪九教授对技术的精益求精,聆听了曾教授的教诲。导师特别强调,术前要精心准备,手术时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万德森将这些教诲牢记心间,受益终生。他永远不会忘记“协和”这所著名医院的培养与教育。
文革“逍遥派”,当医生的他帮做勤杂工
协和医院实习满一年,面临毕业分配。万德森在志愿栏填“服从分配”。毛主席“六·二六”指示传达后,70%的应届毕业生去了公社卫生院。万德森参加了医疗队,跟随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教授、肝癌专家李国材,深入阳春县等地巡回医疗,培训“赤脚医生”。期间,目睹了山村的缺医少药,“三同户”一周只吃一餐饭,其余是白豆下稀粥。万德森极为感慨:今后要多为穷苦人认真看病,他们太艰难了!
下乡的四个月,万德森对李国材队长十分钦佩,并深受他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影响。李队长是澳门归来的著名肿瘤专家,为人正直,认真严谨,对工作和手术一丝不苟。下乡巡回医疗结束,李队长邀万德森去肿瘤医院工作。正值全国学习焦裕禄,万德森服从组织安排,去肿瘤医院报到,从此与癌魔打了几十年交道。
万德森分到头颈科,首个病人丑陋的面容和悲惨境况让他终身难忘。那是个上颌窦癌患者,面部肿得像皮球,眼睛突出,口鼻溃烂,臭气熏天。万德森失眠了,面对垂死病人回天乏术,心里油煎般疼痛。
当时医院采用“半身化疗”土法治疗头颈肿瘤,在患者腰间扎布条,压迫血管,让静脉注射药物集中于上半身,以加强疗效。药物毒性大,万德森干了三个月,吸入有毒气体过量,白血球下降不少。
1966年“文革”爆发,小工商出身的万德森,没参加任何组织“闹革命”,成了“逍遥派”,有大量时间接触肿瘤病人。他调到简易病区,那里专门收治贫下中农,万德森管150张病床。医生工作之外,他常帮工友挑饭抬开水到楼上病区。每天还要早请示、晚汇报、忆苦思甜、开会学习。
数十年钻研,他终成肿瘤名医
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长期临床诊断治疗实践和理论学习钻研,万德森在肿瘤医学界名声越来越响。
万德森说:“好医生首先要技术好,医德医风的根本问题是医术质量问题。具备技术上精益求精的职业操守,才能真正关怀病人。”
当年学解剖学, 人体206块骨乱放,他闭眼一摸就能叫出名来。日后几十年,每次术前,他都要温习解剖学,详细检查病人,琢磨手术要点。做手术时关手机,不喝水,不上厕所,排除杂念,不讲闲话,从第一刀到缝最后一针,他始终全神贯注,宁可多出几身汗,也不留下一点可疑的病灶。他说:“不在乎手术快,而提倡快、准、好。”
1989年岁末,万德森获WHO奖学金赴美国专修胃肠肿瘤临床诊治。他拜访了许多名医,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癌症多学科综合治疗新技术。1991年4月回国,他承担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省部委课题七项。不久被组织上安排当了一段时间的医院领导,但他从未放弃本身专业,坚持治病救人、教学科研。
1993年,万德森为某大学物理系刘教授做胃癌切除手术,仅五个月,病人就参加了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了解他身体情况的代表们大吃一惊,纷纷称赞万医生医术高超。乳腺癌患者郑女士,术后13年,癌细胞转移到腹腔,广泛扩散,伴胸积液,多种医疗手段失效,医生们束手无策,患者极度悲观。万德森创造性地将氟铁龙加三苯氧氨治疗,使患者病情好转。
“造口治疗”, 是在切除了直肠和肛门的病人肚子上开口排便的一种方法,万德森是我国造口康复治疗的积极推行者。他曾到澳大利亚、香港等地考察“造口治疗”。1994年,他倡导成立了“广州造口联谊会”,帮助病人找回自尊、自信,提高生活质量。2001年,他在国内建立了首家造口治疗师学校,获得了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承认。目前,该校已培养了123名造口师,占国内造口师总量的将近半数。万德森还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立了国内首家造口门诊。
万德森善于跟踪研究肿瘤医学的最新成果,并创造性地加以发挥,形成特色技术。他擅长运用多学科综合治疗,肠道手术的同时,应用化学药物,使肠癌五年生存率提高了12%。
万德森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大肠癌的综合治疗。他在国内率先系统地开展了5-氟尿嘧啶肠腔化疗研究,并发表了研究论文。该成果受到同行高度评价,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万德森是国内社区肿瘤防治研究的第一人,并承担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社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的研究,提出了“社区肿瘤学”这一新概念。万教授还承担了卫生部、广东省科委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发表医学论文150余篇,获得了许多科技奖项,担任《防癌报》等刊物主编,编著了《临床肿瘤学》、《社区肿瘤学》、《大肠癌》、《肝胆肿瘤学》、《结直肠癌》、《结直肠癌诊疗纲要》、《造口康复治疗-理论与实践》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医学专著,主译了《癌症化疗》,合译了《肿瘤外科学》等医学名著。中国肿瘤防治医学史上,留下了他顽强跋涉的身影。
万德森还长期担任医学教学工作,深受学生尊敬与爱戴。一位学生说:“从万教授那里不只是学到了专业知识和诊断技术,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怎样做学问、怎样做人。”万教授提出“三个一”的培养目标,即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独立完成一台大肠癌手术。这对研究生提高学术造诣起到了很直接的作用。万教授言传身教,堪为楷模。他常手把手地教学生做手术,耐心讲解要领。有个学生写病历不认真,他发现后就重抄一遍,这位学生深受教育,从此不再马虎。他还注重医德教育,让研究生们一切从病人角度出发,尊重人权,关心集体,尊重他人,尊重协作单位。1993年以来,他培养了10名硕士、14名博士。2002年,他被授予中山大学“十佳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花季少女病亡让他感悟医之“真、善”
万德森从医生涯中,把“求真”当作医生最大的善。
万德森不会忘记,文革期间,在中山市小榄镇,一位16岁的少女小腿肿痛求治,她以为是跳“忠字舞”(文革期间为表示对领袖的忠诚,全国普及的一种舞蹈)扭伤的。万德森和同事们检查后诊断为骨肿瘤,以当时的医学水平,唯有截肢。女孩父亲不忍心,抱侥幸心理,不接受手术。女孩的腿渐渐溃烂,医生夹出一百多条蛆虫,女孩整个人纸一样白。眼睁睁地看着花季少女悲惨死去,万德森的心痛了很久很久。他感悟,生命只有一次,医生对生命的高度责任感并坚持“求真”才是最大的善。该不该截肢,手术切除的范围大小,这些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医生要坚持科学求证,不一味迁就病人,也不该为保名声而实施过度手术。
一位南海市的女青年右上臂肿痛,到过多家医院,未得到明确诊断和治疗,医生们建议截肢。万德森想,能否找出真正病因,保住手臂?他为病人详细检查,翻阅大量医学典籍,组织了多次会诊,终于确诊为右肱骨尤文氏瘤,实施了正确的治疗方案,为患者保住了手臂和未来的人生幸福。
“本来应该做根治的不做,怕担责任;而本不该做的却切除那么多。比如肠癌要分一、二、三、四期,每期的治疗方案应不同,不按客观事实去治疗,这就是医德不正。”万德森一针见血地说,他痛恨商业时代的医疗“潜规则”,对一些医生为了个人利益而抛弃“真、善”感到悲哀。
他对病人怀有“父母心、兄弟情”
“医者父母心”是古人对医德高尚、有仁爱之心的医生的评语。 “父母心”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对所有的“孩子”(患者)都一视同仁。
万德森对病人怀有父母心、兄弟情。每天下班前,他总要回病区看看病人才放心。周末和假期也坚持回医院查房。
病人给医生送礼司空见惯,但谁听说过医生给病人送红包?有位病人春节前做了大手术,只好在医院过年。空荡荡的住院部让他倍感凄凉。万德森年初一查房,见这位病人愁眉苦脸,就摸出200元的利是红包塞到他手中,亲切地开导他:“人的一生中,在家过年是平常事,在医院过年也许只一次,既然没法改变,何不安心养病,把医院当自己的家过这个年呢?”一个红包、几句暖心话,让病人脸上云开雾散。
贫苦出身的万德森,对无权无势、经济拮据的病人十分同情。他亲眼见过很多肿瘤病人为治病倾家荡产。有位家族性腺瘤患者,自己在治病,两个儿子又检查出了腺瘤,无钱治疗。万德森带头捐款,心里老想着怎样募捐点钱帮助他们一家。
每周一次的专家门诊,万德森从不限制挂号数量,他知道很多病人是远道而来的,如果不能看上病就要等到下星期,往往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已经是下午一、二点了。
万德森收治的病人,有平民百姓,也有达官贵人。在他眼里,病人就像是需要照顾的孩子,不分贫富贵贱,他都同样精心治疗、悉心关怀。出于对救命之恩的感谢,病人出院后,总想感谢他。一位直肠癌患者痊愈后,包了个万元大红包给他,万德森坚决拒收。他说:“为你们治病是医生的职责,不用送红包的。”还有位病人,知道万教授不收红包,就提出给万德森所在科室送几台空调,同样被婉言谢绝了。病人不禁感叹道:“遇到这样高明、廉洁的医生真是三生有幸啊!”有的高官病人,病愈后三番五次地请万德森吃饭,但很难请得到。有位高官很生气,埋怨万德森不给面子。万德森在电话里说:“在医院,你是我的病人,我的职责是给你治病,你病好了,我放心了,其他的也就不必要了。”也有一两次,万德森破例了,不过那是带着“交换条件”去的。万德森每天见很多人穿过车流如织、险象环生的东风路、先烈路来医院看病,心想,什么时候能修座人行天桥就好了。为此他在很多会上提议,但都泥牛入海。这次某高官的老母在万德森妙施手术后恢复不错,高官一定要请万德森吃饭。席间,万德森对高官说:“我有一事相求,请您为病人做好事,在医院门前修座过街天桥吧。”高官沉吟片刻,答应了,承诺两个月修好。高官领各部门官员现场办公。过街天桥修建神速,果然于春节前建成。当病人安心地走上过街天桥的时候,有没有人知道这是名医万德森为他们谋来的福利呢?
不愿从政,却还是当了几年院长
万德森1988年入党。1991年4月,组织上根据他的表现和名望、能力等,让他当肿瘤医院院长。万德森毕生理想是搞技术和学问,没想过当官,便以患心律不齐等疾病为由婉辞,可上级坚持让他当。他想,辞不掉就当副职吧。就先干了两年常务副院长,之后还是被任命为院长、肿瘤研究所所长、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一干四年,直到57岁时换班。
学者型的院长万德森没有架子,不圆滑,对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从来不说“研究研究”,能解决的决不拖延。上任后,万德森狠抓医德医风建设。见有的年轻医生开名车、戴20万元的名表,他吃惊不小,暗想医生是否拿了病人红包。他率先垂范,在自家楼道里加修了一道铁门,那些千方百计找上门来感谢他的病人,以及求他给医院基建工程的包工头,都被这道铁门挡在了外面。万德森出国开会,戴着二十多年前买的旧手表,也不考虑衣服是否名牌。他对年轻医生说:“比起小时候,我对现在的生活和待遇已很满足了。”为杜绝不正之风,他规定医生和病人在治疗期间须签一份协议书,病人保证不给医院工作人员送红包、不请吃、不送礼,医生保证对病友一视同仁,精心做好医疗工作。协议书签订后,贴在病历首页以作警示。在医院几十年,当领导六、七年,他没将任何亲戚朋友强塞进医院工作,亲戚朋友背后说他“六亲不认”。
他正直廉明,表里如一,当院长深得群众拥戴,但也得罪了一些人。个别内心阴暗的人捕风捉影,指鹿为马,到处散布谣言诋毁他。万德森多年后苦笑着说,我虽然拿了很多奖,但还应该再得一个“委屈奖”。
为了扩建医院,改善医疗硬件和医务人员、职工住房条件,万德森奔走于众多职能部门,不尊重“潜规则”的他,遇到了拦路虎,工程一拖再拖。一位拍脑袋高官甚至强令在已经立项建设医院大楼的空地上搞绿化。为了在批文上盖那一大串红印,万德森求爹告奶、备受冷遇。在项目听证会上,说起漫长痛苦的报批过程,性格刚毅的他落泪了。终于,在拖延多年之后感动上帝,一致通过了建筑方案。新建两幢宿舍楼,医院住房困难户都分到了福利房。
为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他在国内较早建立了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全面质量为核心、交叉检查为手段、质量监控与导向并举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开展102项新技术研究,拓展新的医疗领域,高分创“三甲”,门诊、住院、手术、医疗业务翻两番,医院经济效益、职工收入稳步增长,教学科研成果显著。
由于年龄关系和希望有更多时间从事专业,万德森从院长岗位退了下来,而他向肿瘤医学高峰攀登的步伐更快了。
万德森几十年来获奖累累,最具含金量的荣誉有1986年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92年“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1995年“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南粤优秀教师”,2004年“柯麟医学奖”,2006年“中国医师奖”,2008年“全国医德标兵”等。2010年,年届古稀的万德森又获得了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编的《临床肿瘤学》再版三次,深受同行和医学生欢迎,还被印度尼西亚翻译作为医学生教材。
热爱医学的万德森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他说:“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当医生!”他感叹人生短暂,而癌症这个人类头号杀手不知何时能被消灭。古稀之年,内心依然充满激情,他无法远离癌症患者,他的痛苦和欢乐与肿瘤病友息息相关。他的战场是手术台,是实验室,是讲台,他像一位古代征战的老英雄,向着那夕阳似火的大漠沙场挥戈策马急驰……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