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一向备受关注。12月5日,2015年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临床研究国际研讨会(CLASSIC2015)在广州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近500余位专家出席本次活动,分享这经典与创新融合的饕餮大餐。而家庭医生在线作为此次活动的媒体支持,对会议进行全程跟踪报道。大会上,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以《中国胃癌临床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为主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院长 季加孚 教授
中国胃癌临床研究内容特点:依自己病人而进行
按照定义来解释,临床研究是以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病因和预防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要研究基地,由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实施的科学研究活动。目前,临床研究注册的要求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必须在研究开始前注册,观察性研究目前尚无统一要求,但有需要注册的趋势。一开始,季加孚教授就对中国胃癌临床研究数据进行简单介绍,他指出,目前全球各类临床研究中,注册项目达几万项,但是在东南地区,中国临床注册研究在6000项左右;全球范围内胃癌临床研究在1600-1700项,中国胃癌相关研究是200项左右,注册数量逐步攀升。当中,更多是一些探索性研究,研究的内容“五花八门”。
“目前,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接近5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中国胃癌研究基本上来自胃癌患者特点和医生临床实践特点,也就是说,中国和日本、韩国有所区别,中国是以进展期胃癌为主要部分,这些年早期胃癌调查也在增加,因此在临床研究的内容和需求,基本上是根据自己病人特点而进行。”
“就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情况,胃癌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西部地区较少,可是现实情况,胃癌的发病人群在西部地区所占比例较多。此外,研究内容方面涉及到胃癌术前治疗和术中、术后的治疗,其中以晚期胃癌研究的比例居多。在术中治疗中,开放手术相关的研究占主要部分。”
中国胃癌临床研究:机遇和挑战并存
近年来,中国胃癌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季加孚教授也指出,我国相关人员在临床研究注册方面的意识较薄弱,“国内很多临床研究没有注册,有一些甚至是研究之后才注册,意识须进一步加强。”
而随着中国市场开拓,很多外企把研发中心建立在中国,在中国进行早期临床实验。随着各个跨国制药巨头选择在中国建立中心临床实验室、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这对提高中国医药研发和临床研究水平可谓一个重要机遇。“随着越来越多国际医药企业和我们一起进行胃癌临床研究,研究项目在不断增加。同时,带动中国临床研究质量的提高。”
季加孚教授介绍,中国也有自己的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但是因为起步比较晚,目前所涉及范围还不太广泛。截止到2015年6月,临床研究注册接近5000项,胃癌研究则有62项。他分析,中国高质量临床研究,目前有两大障碍。“首先是研究经费,其实这个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国家出还是企业?研究的质量和核心度会受到挑战;第二个方面则是政策和监管体系上的不足和漏洞。”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