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时代新观点”新闻网5月25日消息,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天都吃烘焙食品的人患癌症的几率是不吃烘焙食品的人的三倍。
科学家介绍称,75%以上的烘焙食品都包含化学成分,如碘酸钾和溴酸盐等。这些化学成分可让烘焙出来的食品卖相更好、口感更加松软。但其在人体内可为癌症的产生创造良好环境并激发肿瘤的活性。
此外,这些烘焙食品的塑料包装上通常也含有大量化学成分。如果生活中大量食用都会引发致命的疾病。
近几年,西点店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慧心巧思的主妇们更是为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加工出不少各具特色的烘焙食品。但这实在不该常吃,更不适合成为我们的常规早点。
不安全因素一
高油高糖高热量
我们以法式牛角包为例,显然它是属于高油高糖高热量食品,建议少吃。目前,追求健康、安全、天然的烘焙食品在中国引起了重视,例如用木糖醇来代替蔗糖,在面包中加入麸皮来提高膳食纤维含量。虽然这类“新烘焙”食品口感味道赶不上传统配方,建议大家在烘培店多选择这类产品。
不安全因素二
致癌物丙烯酰胺
经过高温加热的食品普遍都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特别是焙烤、油炸、膨化食品。面包和馒头同样是发酵面团,但因为加热方式和温度不同,前者丙烯酰胺含量是后者的20多倍。同样,饼干、蛋糕(焙烤型),甚至是烤蔬菜或者烤地瓜,其丙烯酰胺的含量都会上升几十倍。
不安全因素三
滥用添加剂
为了让烘焙食品更可口,膨化剂、抗氧化剂、加强筋剂等添加剂都被加入烘焙食品中。如果生产厂家都能够按国家相关标准生产食品,那么即使有添加剂食品也是安全的。一些主妇在家里制作面包或者蛋糕时也会加入一种复合添加剂,在不知其用量及成分的前提下使用也是有风险的。
不安全因素四
劣质原料
使用劣质原料也是小作坊生产焙烤食品的常见“手段”。例如焙烤食品的重要原料黄油,劣质黄油可能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抗氧化剂等有害物质。因此在购买焙烤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贵的不一定安全,特便宜的肯定不安全”。就目前情况,建议大家少吃烘焙食品,一个月偶尔吃一两次解解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