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自《医学争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整合医学本身既是一种深奥的同时又是实用性极强的科学,需要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不断地付诸实践检验。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回到理论再到实践,永不停息的过程。需要我们采取如下各种办法来推动和完成这个过程。
1、举办整合医学的学术会议。积极推广和普及整合医学的理念,不断交流整合医学的学术成果,不断交流实施的经验和作法。开始时可以试办某一专题或某一疾病的整合医学研讨会,如以乙肝综合防治区,或肿瘤的综合防治策略为主题,邀请相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学者参加会议,从多角度讨论理论发现、诊疗方法和预防策略,形成相应的共识和指南,并逐渐地修正或完善这些共识和指南。继之在更大范围举办中国整合医学学术会议等。由此,逐步解决同饮一江水,但隔河相望,老死不相往来的问题。
2、成立整合医学的学术组织。发现从事整合医学的优秀人才,吸收从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专家参加,并组成相关整合医学学术组织,比如成立中华医学会整合医学学会,外称中华整合医学学会,下分整合消化病学分会、整合心脏病学分会等,以此推动整合医学的发展。由此,逐步解决同治一种病,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互相瞧不起的问题。
3、编撰整合医学专业杂志。创办《中华整合医学杂志》以及相关分册如《整合消化病学杂志》,《整合心脏病学杂志》等等,不断报道各专业整合医学的成果。由此,逐步解决同是一种理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的声音大,谁的胡子长谁就是胜者的问题。
4、编写出版整合医学丛书、教科书或专著。由此逐步解决教材类同,东家抄西家、南家抄北家,家家出专著,其实一本书的问题。
5、成立整合医学研究所。开展整合医学的专门研究,除了用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开展整合医学的深入研究外,最主要的是应用信息网络分析技术来开展研究。正如前述,整合医学是将各领域最先进的理论发现和各专科最有效的临床经验有机地实现科学整合,收到“积”的效果。但近2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医学知识的增长,都呈一种指数型增长态势。如,上世纪80年代,全球已达4万种生物医学杂志,预测每20年翻一倍;又如,知识老化速度在加快,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半衰期”在18世纪大约是100年,现在已缩短为5年。未来20年仅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知识进展量,将相当于人类近2000年来各领域知识的总和。显然,人的大脑不仅“记”不住,而且“跟”不上。电脑虽然在智力上远不如人脑,但在记忆力和逻辑运算方面远远超过人脑。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整合的方式实现各领域最先进医学知识之间的最佳整合,各专科最有效临床经验之间的最佳整合,继之实现这两个最佳整合的再整合从而建构医学知识的新体系,引发医学发展的新飞跃。这也可称之为数字医学或信息医学,其中包括建立整合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平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重点提供疾病预防信息、临床诊疗决策支持、疾病治疗转归分析;药物交互作用和临床指南的综合知识;患者特定信息的知识整合;临床决策需要的知识工具与领域专家的沟通机制;评价和预测疗效的方法学;整合后的患者健康信息(从出生到当前电子健康档案或电子病历);独立的诊疗指导软件(如预防、诊断、健康的风险评估、治疗方案、临床检测、临床用药与操作、提高患者信任度);建设信息化环境,包括居民健康档案、患者病情监测(局域网、物联网、互联网)、家庭健康档案、家庭健康信息系统、家庭护理信息系统、院前急救信息系统、急诊信息系统、长期护理信息系统、转诊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门诊工作站、病房工作站、入院管理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医嘱系统、ICU监护系统、手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等。由此,逐步解决知识骤增、眼花缭乱,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之有用的问题。
6、成立整合医学专门病房。先在有限的、易于操作的学科之间开展整合。在美国有的医院,几年前就以疾病为中心开展内科、外科及相关学科的整合。目前,国内某些大医院开展的院中院模式的建设,就是整合医学的一个有益尝试。有些大医院的综合病房或介入病房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向整合医学发展,比如血管介入病房或微创病房就是结合内科和外科技术的整合医学病房。但现在的综合病房严格地讲是能治疗各种不同疾病的病房,而现在的ICU则是利用多种技术治疗类同急重症的病房。整合医学需要向ICU的治病模式发展。建立“预防医学与健康维护门诊”,或称“防病门诊”,该门诊与临床门诊连为一体,将预防保健科和体检中心等临床行为统一起来,改变以往单一预防接种、或者健康查体的形式。整合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各自的优势,为社会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教育、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实现一条龙服务。由此,逐步解决不以病人为中心,医出多门,病人就诊找不清东南西北,复杂伤情不知该哪科收管等类似问题。
7、开设整合医学教学课程。加速医学教育模式转变,逐渐打破目前分系统、分专科教学法,从一开始就以整体概念学习局部知识。目前倡导的全科医师培养有利于向整合医学发展。在整合医学教学实践中,应在医学生进入各科室学习之前就开设整合医学课程,以促使医学生向临床整合医学医生的过渡;继之,在制度上进行保证,比如延长住院医生在临床各科的转科时间,为刚分到医院的新医生实施整合医学教育,同时进行3~4年不定科培训,使之成为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医生。再之,对高年资医生进行定期整合医学知识进展讲座,使每一位医生都能用整合医学的知识和本领诊治患者。整合医学教学,不是一概否认现存的教学方法,而是在现有方法或内容基础上的整体化、系统化。由此,逐步解决医学生整合医学知识贫乏,克服目前流传的“金眼科、银外科,糊里糊涂去内科”、“世上只有专科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思想。
8、开展整合医学的继续教育工作。由国家和各省、区、市卫生部门组织,或由中华医学会等学术组织机构牵头,委托有关高等医科院校实施。第一,对全国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整合医学的培训或轮训,然后逐步向基层拓展;第二,在职业医师考试中,更多地引入和强调整合医学的内容,用考试的指挥棒督促广大医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整合医学的知识;第三,在高等医科院校,研究生教学中或在职教师的培训中,开设整合医学的必修课程,并逐步纠正课程门类过多,分化越来越细的现象。由此,逐步解决“分科定终身”、“师傅带徒弟,一代一代传下去”、“各人打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医学越来越广,医生越当越小”的问题。
综上所述,医学从合到分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分不是不好,只能到一定程度。分得太细、分得太散,最终不仅说明不了生命的真谛或人体的本质,而且容易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容易出现只见树木甚至树叶、不见森林的现象。医学需要整合,整合的结果就是整合医学,就是还器官为病人,还症状为疾病,从检验到临床,从药师到医师,身心并重、医护并重、中西医并重、防治并重。从事整合医学的学科不是要把一个综合医院的医疗全部都能完成;同理,从事整合医学的医生不是要把所有医生的工作全部都能胜任。但这样的学科这样的医生必须懂得,他们必须利用整合医学的概念和实践来治疗他正在治疗的病人。他们所诊断和治疗的病人不仅要比别的医生诊疗的病人,而且还比自己过去诊疗的病人生存率要更高,生存时间要更长,生活质量要更好。这就是对整合医学的要求,这就是对从事整合医学医务人员的要求。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