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湖北省武汉市连遭暴雨袭击,7月5日至6日晨的特大暴雨,终于成了压垮武汉的最后一根稻草,道路、涵洞、隧道、地铁站等百余处设施被淹,交通瘫痪,75万人受灾。
伴随着洪水汹涌而来的,还有“舆情洪峰”,“武汉,告急!”等标题刷爆朋友圈,湖北籍女大学生致信武汉市政府,质疑近130亿元的防汛投资去向,更让舆情伴着雨情沸腾。不管这事情是否属实,都有相关方面去调查,下面我们看看关于遭遇水灾时如何自救?
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洪水之后这些疾病易高发
水灾过后,各种生活设施被破坏,环境卫生极差,污水、粪便、垃圾无法管理,导致蚊、蝇、鼠类滋生,加上当前又是蚊媒孳生和肠道致病菌活跃的季节,很多疾病开始侵犯人体。灾后好发的传染病有四种:一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等;二是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等;三是虫媒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四是接触性传染病,如红眼病、浸渍性皮炎 (“烂脚丫”、“烂裤裆”)等。五是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此外也易导致意外伤害,如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等;以及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也要注意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