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可以说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内在感觉。随着医学认识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到慢性疼痛不是一种症状,而是一种疾病,长期被疼痛问题困扰,会大大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疼痛也成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为了引起人们对疼痛的关注和重视,国际疼痛学会(IASP)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2016年迎来第13个世界镇痛日,宣传主题为“关注手术后疼痛”。手术后的疼痛往往成为病人最难熬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术后的当天晚上痛感尤为剧烈。许多病人既担心术后的疼痛难忍,也担心接受止痛药、镇痛泵等镇痛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那么,手术后的疼痛应该如何应对呢?
疼痛如何分级?
很多病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医生如何判断疼痛程度呢?如今,一般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给术后的疼痛分级。通过一个标有 0~10 数字的尺子,0 为无痛状态,10 为极度疼痛状态。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将尺子拉到不同的数字处,医生根据这一数值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大体评估。一般来说,心胸外科、骨科手术术后疼痛最为强烈,而耳鼻喉科、眼科等手术疼痛程度相对较轻。
镇痛泵是常见的镇痛治疗方式
镇痛泵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疼痛的工具,通过一个可以控制速度输注药物小设备,一端接在麻醉医生为病人配制的一定量的镇痛药物上,另一端接在病人身体手上或背上延伸出来的一条小细管。
通常允许病人自行按压以在持续输注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额外输注剂量,以满足患者的镇痛需求。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一般使用镇痛泵的时间为 3 天。
正确使用镇痛泵可减轻50%疼痛
有的病人即使接受了镇痛治疗,在使用时扔心存忧虑,认为即使用了镇痛泵也不应过度依赖,忍着疼痛不去按自控输注按钮。
正确地使用镇痛泵可以减轻病人至少 50% 的疼痛,最正确的使用方式是:感觉疼痛时便按压自控按钮来减轻疼痛。
除麻醉医生外,任何人都不允许随意改变镇痛泵的给药方式。麻醉医生会设定一个最大用药量,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有自控钮的镇痛泵都会被设定一个锁定时间,当两次按压时间相隔太短时,第二次按压视为无效,因此患者无需过度担心输注量过大。
使用镇痛泵利远大于弊
很多人对于使用镇痛泵的好处缺乏一个全面的了解,除了减轻术后疼痛这一主要目的外,对于术后恢复、防止其他并发症有很大帮助。
合理、完善的术后镇痛,能帮助病人尽早下床活动,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有利于肠道蠕动和膀胱收缩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还能增强术后病人康复的信心。
对于镇痛泵的副作用,我们也应客观认识。镇痛泵所使用的药物多为阿片类镇痛药和一些辅助镇痛药,如曲马多,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因此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较为常见的如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只要停止输注即可缓解这些副作用,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影响。因此,使用镇痛泵镇痛利远大于弊。
疼痛有可能折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因此应该摒除“疼痛能忍就忍、能不吃药就不吃药”的观念。疼痛时寻求合理规范的治疗才是解决疼痛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