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世界镇痛日:警惕镇痛3大误区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16-10-18
世界镇痛日,镇痛,镇痛误区

内容摘要

国际疼痛学会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作为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内在感觉———“疼痛”,是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

国际疼痛学会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作为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内在感觉———“疼痛”,是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所以至今还有众多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

镇痛的3大误区

病都还没有治好,治痛有什么用!

疼痛不仅是症状,我们认为慢性病疼痛是一个疾病,是一个症候群。因为疼痛,我们的患者痛不欲生,精神和情绪都很差,这对治疗也带来了问题,往往会加重抗癌药物的毒副反应。第二,因为疼痛不能很好地吃饭、睡眠,甚至不能很好地活动,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三,导致了生命的缩短,由于疼痛,很多患者痛不欲生,不愿意延长生命,所以拒绝不配合治疗,疼痛本身对生活带了很大的的影响。

癌痛患者在就医时,要主动对医生进行诉说,这样也利于医生的判断,并且评估癌痛的情况,作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服用止痛药很容易上瘾,长期用药容易形成药物依赖。

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阿片类的药物成瘾性是比较少的。著名临床肿瘤学家孙燕院士说过,他一生中看过无数的病人,阿片成瘾的病人是屈指可数的,只有万分之四左右。我们很多的顾虑不仅仅来自病人,也有来自家属的,在生命不能保障的时候成瘾不成瘾已经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了。最后,即便有成瘾性,经过恰当的治疗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疼了就吃药,不疼了就不用吃了。

WHO对疼痛治疗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其中就有“按时给药,不是按需给药”。 我们常常有病人治疗的效果不好,是因为没有按时间吃,而是一直到疼痛开始了才吃药,尤其是很多止痛药是缓释片,要一段的时间后才能发挥药物的作用,而且要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所以我们要按时给药。疼痛一缓解,有的病人就自己把药停了,没有遵循医嘱规范用药,导致疼痛反复发作。

相关新闻

“肠道健康中国行”公益活动首站圆满落幕
2023年世界流感日公益宣教活动今日在北京举行
全国爱肝日|广州市八院名医义诊,免费体检
【直播预告】世界早产日|呵护早产宝宝成长 发育监测不可少
世界脐血日:关注生命“脐”迹 我国脐血出库应用近3万份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