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14日透露,该校科研团队和美国科研机构合作,探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基因。
这一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肝脏研究领域国际著名期刊《肝脏学》上。
合肥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际宏课题组与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合作开展的研究,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的基因Nogo-B蛋白受体(又称NgBR)。该项研究发现,肝脏中NgBR蛋白水平降低与脂肪肝发病有直接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I陆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
1、肝大、血清转氨酶升高、组织学改变类似酒精性肝炎但病人无嗜酒史:一般人群的NASH患病率尚未确定。多数临床研究显示,女性占60%~83%,但最近研究发现,男女患病率相同。NASH最常见的症状是肥胖,最早被称为“脂肪肝肝炎,后改为NASH。根据所采用的肥胖定义, 病人有肥胖者占40%~100%,另外2型糖尿病、高血糖或糖耐量异常占20%~75%,高脂血症占20%~81%。
2、多数NASH病人(48%~100%)没有症状,最常见的体征是肝脏肿大,慢性肝病的特征罕见。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血清转氨酶升高2~4倍,多数病人AST/ALT<1,三分之一的患者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其它肝功检查往往正常。组织学上,有中重度大泡性脂肪变性、小叶肝炎伴有坏死或气球变性和(或)纤维化。
3、NASH的发病机制尚不了解,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可能是其原因。由于缺乏长期、前瞻性组织学随访研究,故对NASH自然病史了解很少,现有资料提示,多数NASH为良性疾病,但某些病人可发生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细胞癌。
4、临床诊断:长期转氨酶轻度升高;无明显饮酒或酗酒史,并经家人或保健医师证实;无症状或有非特异性症状。
5、实验室检查:血清转氨酶比正常上限高2~3倍,其余肝功能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HBsAg、抗HCV、抗线粒体抗体(AMA)阴性;抗核抗体(ANA)≤1/320;血浆铜蓝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3。放射学检查(并非诊断必须):超声检查右上腹部肝区高回声;腹部CT检查显示肝脏密度较脾脏低,通常为弥漫性,但也可为局灶性;T1加权像显示局灶性脂肪沉着亮度增加。
6、组织学检查:类似于酒精性肝炎,呈弥漫性或小叶中心性大泡性脂肪变性、肝细胞气球样变、肝细胞坏死、混合性小叶炎症浸润伴或不伴有纤维化、Mallory小体、脂性肉芽肿、肝糖原生成核(glylogenated nuc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