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留守儿童健康监测评估

家庭医生在线 2017/4/21 13:12:11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将2017年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与健康扶贫、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利用全员人口数据库,将0~13岁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及时录入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并加强对本地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工作。

通知明确,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妇幼健康项目工作。针对白银市靖远县、天水市清水县等8个市(州)14个贫困县的农村6月龄~24月龄婴幼儿,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做好贫困听障儿童救治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聋儿免费人工耳蜗植入,将植入手术费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加大苯丙酮尿症患儿救治力度,将18岁及以下的农村留守苯丙酮尿症患儿纳入救治范围,患儿可按照每年1.4万元的封顶线报销救治费用。

通知要求,各地通过多渠道宣传国家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健康传播工具包,运用健康传播工具,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或社区,对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监护人等开展科学喂养、卫生习惯与健康行为、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同时,推进儿童友好型示范社区建设,在社区儿童之家、村活动室等场所设立“爱心健康驿站”,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从精神分析的理论可以看出,儿童的早期经验的确不容忽视。幼年时期父母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对儿童以后人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父母外出务工造成了儿童家庭成长环境的不完整。亲子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尽管在外务工的父母有些时候也会回家,但是亲子相处的时间非常短暂。父母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无法给予自己的孩子足够的照料。这些留守儿童成为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发群体。我们应对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设法改善或者弥补早期教育的缺失,使他们体验到关怀与爱,能够健康成长。

(1)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身为父母有责任为孩子提供良好生活条件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关爱和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如果有可能,在孩子幼小的阶段尽量不要长期外出,特别是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尽可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身为父母有责任为孩子提供良好生活条件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关爱和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如果有可能,在孩子幼小的阶段尽量不要长期外出,特别是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尽可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如果出于生活所迫不得不抛家别子、背井离乡漂泊在外,那么父母尽可能一个人外出打工,留一个在家里照顾孩子。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必须夫妻双方都得出去,尽量在孩子三岁以后,度过二元关系的重要时期,再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抚养,但尽量保证抚养人和抚养环境的稳定性,不要频繁的更换抚养人和搬家,不要频繁的换学校。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去给孩子必要的关爱和教育,以保证他们基本的心理健康。

首先,父母要有完整的责任意识,保持与孩子的密切联系。父母应当意识到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责任,包括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责任意识,才可能有关爱。儿童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需要家长的引导和监督。在外的父母要坚持定期、不间断地保持与孩子各方面的联系,消除与孩子的沟通障碍,具体可以通过写信、电话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增进沟通,这样孩子有什么问题可以方便地求助父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也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

父母要学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并接受家长对他的爱。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父母的呵护,对父母的依恋越强烈。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缺少父母的情感支持有关。因此,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要时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

其次,重视母亲的作用。精神分析理论强调儿童早年经验,并认为早期生活经验将会对儿童的一生造成重要影响。他们普遍认为儿童不良心理最初的产生来自于和父母尤其是与母亲的交往过程中的关系失当,而且这种负面的情绪状态会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条件允许,要把母亲留在家中照看儿童,让孩子至少与母亲一起生活,享受母亲之爱。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母亲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

最后,打造“支持系统”。所谓支持系统是指能够向孩子提供帮助的人际关系。参与到这个系统的有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还可以是老师、托管机构和政府援助机构。在孩子遇到困难、父母又鞭长莫及的情况下,可启动“支持系统”,给孩子快速提供帮助。

(2)学校教育“补位”。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指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支持,从而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差和人格、行为上的异常,变得孤僻冷漠、冲动任性、抑郁焦虑、难于沟通、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等,有的甚至导致严重的攻击性行为和反社会倾向。就某种意义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在一定时间内已经丧失了其教育功能。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教育补位有针对性地扩大学校教育的功能。教师、班主任要关心这些孩子的成长,增加情感投入,鼓励这些孩子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帮助他们排除认识和情绪困扰,顺利渡过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格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共性,在日常生活和价值判断上也具有共性的困惑和问题,可以在学校中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互助小组”。相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儿童之间更易于产生彼此心理上的相容,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藉与支持。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与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在成长中的困惑和疑虑,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3)社会支持。

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奉献一份爱心,尽一份义务,争当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使留守儿童既能得到有效的学习引导,也能得到生活上的温暖,解决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在社区或留守儿童生活区内设立爱心帮扶箱,让孩子把自己的心愿以字面的形式放入帮助箱中。让有能力、有爱心的朋友帮其实现。

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本地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务工者做到“挣钱养家”两不误,从而减少留守学生,创造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责编:张晓萌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