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17个“健康习惯”应该抛弃

家庭医生在线 2017/5/8 9:18:54

据报道,英国一家媒体归纳了这些“健康习惯”的答案,它们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颠覆传统认知,建议你应该放弃17个“健康习惯”。

17个“健康习惯”应该抛弃

1、使用站立式办公桌

最近的一项长期研究考察了近4000多名美国成年人的数据资料后发现:与坐着相比,使用站立式办公桌并不会降低人们的总体死亡风险。然而,从短期来看,站着确实比坐着消耗掉了更多的热量,所以如果你在意的是减肥,但站无妨!

2、使用马桶衬垫

事实上,像艾滋病和疱疹等病毒是很脆弱的,即它们离开了温暖的人体很难生存。因此,即使是你坐在公共马桶上,甚至最近被别人使用过,哪怕是最有害的病原体也无法感染你。

另外,皮肤是阻止任何外源微生物的有效防护墙;当然,除非你是有切割伤或开放性伤口,这才会让细菌有可乘之机。

3、只吃低脂食物

根据美国农业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建议,数百万的美国人为了减肥,寻求低脂肪、高淀粉含量的饮食。他们试图用“无脂”和人造黄油来代替普通黄油,以抑制其对油腻乳制品的嗜好,然而这并不管用。

近期一项对近50000名女性长达8年的随访调查发现:低脂饮食方案并没有降低她们患上乳腺癌、结直肠癌或心脏病的风险。此外,她们也没有减去很多体重。

新建议表明:适量食用来自坚果、鱼、鳄梨的健康脂肪,实际上对身体有好处!

4、使用身高体重指数来判断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重

在体检时,医生可能会让你站在体重秤上,来判断你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重。称重后,他可能会向您展示一份五彩缤纷的身体质量指数图。

在现实中,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明的体重指数(BMI)并不是衡量“体适能”的好指标。

肥胖专家表示BMI有几个主要问题,其中包括它忽略了两个重要因素:1。体内的脂肪含量;2。腰围。腰围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一个人患上某些疾病(如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

5、避免食用麸质

除非你是那患有乳糜泻的1%人群中的一员,否则麸质不会对你产生负面影响。事实上,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患有轻微腹胀和胀气,无论他们是否食用了小麦。所以别怕,但吃面包圈无妨。

6、用杏仁乳代替乳制品

近几年来,替代牛奶的饮品忽然变得非常流行,其中最主要的是杏仁乳。然而,杏仁乳几乎没有营养价值。杏仁本身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一杯普通的杏仁乳几乎只含有2%左右的杏仁,几乎不含蛋白质,里面的维生素都是添加的。因此,如果你真需要喝健康的饮品,尝试豆浆、脱脂或低脂牛奶。

7、榨汁

无论是鲜榨水果汁还是蔬菜汁,里面都去除了所有的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是让你产生饱腹感和满意的关键因素。果汁中留下的是糖。短期内,高糖、低蛋白质含量的饮食意味着持续的饥饿感、情绪波动和低能量。从长期来看,你会失去肌肉重量,因为肌肉依靠蛋白质才能合成。

8、大量用洗手液

如果你在一整天里经常洗手,洗手液几乎是完全不必要的。另外,洗手液不能杀死所有的细菌,反而是普通肥皂和水可以。例如,诺如病毒和艰难梭菌会对洗手液里的消毒凝胶产生免疫。

9、吃蛋清,而不是整个鸡蛋

很多人在最初时相信营养专家提出的建议:避免食用蛋黄,因为它升高了胆固醇含量,后者对心脏健康有害。然而,利好消息则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膳食胆固醇(来自于食物)对血液中的胆固醇并没有太大影响。所以,除非你有高胆固醇,吃整个鸡蛋一点事没有。

10、有人打喷嚏或咳嗽后要屏住呼吸

当人们打喷嚏或者咳嗽不遮住嘴或鼻子,细菌进入空气的速度接近50-200英里/小时。

如果站在附近的你屏住呼吸,对阻止细菌落在你的嘴、鼻子或眼睛里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仅仅是阻止任何细菌直接挂在你的脸上。

11、服用大量的维生素C来抵御感冒

虽然服用少量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但摄入太多反而会让人生病。成年人服用维生素C的上限是每天2000毫克。超过这个数量很可能导致腹泻、恶心、呕吐、胃灼热、头痛和其他副作用。

12、耳烛疗法

顾名思义,就是把锥形的空心蜡烛插入耳朵内点燃。据说它可以排毒、去除耳垢和治疗一些感染。然而,美国梅奥诊所的医学专家发现并非如此;蜡烛熔化滴入外耳道和鼓膜会致聋,严重时还会不断流脓。所以,不要相信养生保健和美容机构推出的这种保健方法。它会把耳垢推向耳道深处,甚至还会烧伤面部、头发、头皮和耳朵。

13、服用复合维生素

接近一半的美国成年人每天服用维生素。然而,数十年的研究还没有发现这种习惯有任何益处。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少量的维生素来生存,如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预防佝偻病或坏血病,将食物更好地转化为能量。事实表明:正常的饮食就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无需服用药丸。

14、避免吃味精

味精是一种添加到许多食物之中,以增强其味道的成分,它是可以安全食用的。不过,摄入过多味精往往伴随着一系列不适症状,包括颈部底侧麻木和疲劳等,通常集中在一起被称为“中餐综合征”。一般而言,只要是你吃得太多,无论摄入味精与否,都会有上述症状。

15、不要压指关节

长期认为,压指关节可能会导致关节开裂,这不仅烦人,而且很可怕。然而,一些新的研究颠覆了这一看法。最近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综合》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康复医学教授认为压指关节并不会导致关节开裂,反而是关节润滑良好的一个指标。

16、排毒饮食

没有人需要排毒,除非你已经中毒。人体已经拥有一个超高效率的系统,能过滤掉大部分的有害物质。它由两个器官组成:肝脏和肾脏。肾脏过滤血液,去除饮食残留物;肝脏具有解毒功能,它能加工处理药物和进入人体的化学物质。肝脏和肾脏搭配工作,起到了自然净化身体的作用。

17、使用卧式自行车

在健身房里,你会看到一些固定的卧式自行车,它的位置稍微向后倾斜,让你的腿完全伸展开来。除非你有特定的受伤,如肩膀、膝盖或髋关节损伤等,否则这种类型的自行车是不必要的。

健康饮食记住这8条就够了!

这17条传统“健康法则”被打破,那么想要健康饮食该遵循哪些原则呢?怎样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此前曾有报道指出健康饮食的8条“黄金法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法则一:肉奶豆菜果,主食不可少

每天能吃够五大类食物的人不足三成,这是2012年初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中国网民营养知信行调查》的结果。

老祖宗早有“过犹不及”的古训,饮食上就是吃东西要均衡。“食物多样化”是健康饮食的基础,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要尽量多样化,几乎所有国家的膳食指南中都提到了这点。因为每种食物中的营养有限,因此不同食物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吃的食物种类越多,摄取的养分也就越全面。

“食五类”包括谷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蛋、奶)、豆类和坚果、蔬果和菌藻类、纯能量食物(油、糖、酒等)。其中,谷薯类食物作为主食,应占到每天能量来源的一半以上。

吃营养素片营养就够了?错。营养首先应该来自日常的膳食中,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只能作为膳食之外的一种补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天天补充。食物还能获得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病有益的植物化学物。另外,摄入食物启动了咀嚼、胃肠蠕动等过程,对消化吸收系统大有裨益,而营养素片以水送服,哪能体会食物的美味?

法则二: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做到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健康就会“赖”上你。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汇总分析了世界各国的研究结果,认为有充分证据表明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很多癌症的患病风险。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蔬菜的摄入量为275克/天,低于推荐的300~500克;而水果为45克/天,远低于推荐的200~400克/天。

蔬菜水果吃一样就行?当然不够。蔬菜水果都是宝,但营养价值各有侧重,蔬菜植物化学物丰富,水果富含有机酸、芳香物质,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法则三:做菜用盐勺,隐盐别忽视

近几年食品中某物质“超标”一词不绝于耳,引起人们的不安。然而,营养专家们苦口婆心说了十几年的“盐超标”却很难听进去。

国际上对盐的摄入量越调越低,而我国居民的“重口味”却不见好转。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每人日均食盐消费量为12克,是建议量的两倍。十年过去了,一个尚未发布的营养调查数据显示,国人食盐消费量仍未见明显下降。

“盐超标”的危害,虽不如洪水猛兽般来势汹汹,但架不住其长年累月对身体的侵蚀。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可诱发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因此,日常饮食中,盐,少点,少点,再少点。

如果实在管不住手里的盐勺,不妨用限盐勺根据人数,按照每人5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把全家一天的盐量出,每天就限定这些量。

控盐就是炒菜少放盐?炒菜要少放盐,但也要留意隐性盐。看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标注400毫克钠就相当于1克盐。此外,还要注意酱油、咸菜以及各种酱中的“隐性盐”。

法则四:白水要喝够,饮料要少碰

不仅喝水量不够,还偏爱喝饮料,这是我国居民喝水的现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中指出,适宜的气候环境下,轻度身体活动水平的健康成人每天最少喝1200毫升水。2011年马冠生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对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城市的饮水调查表明,三成居民每天饮水量不足1200毫升。

这个调查还指出,尽管只有4.7%的人认为饮料最健康,但仍有80%的人喝饮料,且平均每天饮用量达到了270毫升。

“过量喝含糖饮料的危害众人皆知,能量高,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但现实中贪求口感而喝饮料的人不在少数。”事实上,白水(如白开水、矿泉水、纯净水)是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饮品,而白水中又以白开水为最佳。

每天足量饮水对维持身体代谢和各项生理功能的运转很重要,而饮水不足导致体力及脑力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甚至还可能引起一些疾病(如高血压、肾炎、肾结石等)。

法则五:猪肉少吃点,鱼肉是首选

中国人的猪肉消费量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中国肉类协会曾在2007年发布数据,在中国居民的肉类食品消费结构中,近几年猪肉一直占65%左右,居于领先地位,而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从1990年后的16年间几乎翻了一番。

吃肉多了,当然不好,尤其是猪肉吃多了更不好。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2。7亿,成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与此不无关系。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沃尔特·威利博士编写的营养学权威书籍《营养流行病学》中展示了经典的“膳食-心脏假说”,表明了膳食中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以及胆固醇与心肌梗死之间的演化过程,而猪肉中最多的就是这个演化过程的主因——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目前,老百姓在吃“肉”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吃猪肉太多,二是吃鱼肉和海产品太少。鱼肉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而脂肪含量低,且富含对心血管系统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金枪鱼、鳕鱼、沙丁鱼等深海鱼),应该增加摄入量,每天吃1~2两。

血脂高,不能吃蛋黄和肉?其实,胆固醇在体内担负着一定的生理功能,如参与细胞膜和神经纤维的组成,合成性激素、肾上腺激素等,因此需要科学、适量的摄入,每天不超过300毫克,而高血脂者每天不超过200毫克(相当于一个鸡蛋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就行。另外,植物性食物中谷固醇和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身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高血脂的人平时可以多吃菜,少吃点肉,不必完全拒绝。

法则六:饮食八分饱,吃动两平衡

肥胖是全世界的公共健康问题,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健康后果,如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以及一些癌症。1992年~2002年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38.6%和80.6%,估计超重和肥胖者增加了1亿。

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每天10分饱,甚至12分饱,吃得多,动得少,长期下来造成能量在体内累积,就会把自己吃成胖子,吃成“三高”。

减肥的确是个难题,女人把减肥当事业。但是,减肥不是难在没方法,而是难在坚持。吃和动是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方面,控制进食量,增加身体活动可以预防和控制肥胖。饮食方面,八分饱,尤其是晚餐,如果做不到,就先从每天少吃一两口做起。养成天天运动的好习惯,特别是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车等有氧耐力运动,既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提高骨密度。但要注意,保证运动时间(每天30分钟以上)及长期有规律的运动才有用。

孩子小时候胖点没事?很多研究表明,儿童期肥胖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肥胖的儿童成年后更有可能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骨骼关节等疾病。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发现,15~18岁少年肥胖者高血压率达40。9%,儿童少年血脂异常率为2。2%,估计有563万6~17岁学龄儿童少年血脂异常;而2009年的数据显示,约70万儿童少年空腹糖耐量受损,糖尿病患病人数约59万人。

法则七:早饭要吃好,三餐要按时

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贫民,晚餐吃得像乞丐。道理都知道,但许多人却完全反过来,早餐像乞丐,晚餐像皇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城市儿童少年早餐调查显示:1998年有6。7%的3~16岁儿童少年经常不吃早餐,而2008年的数据显示,中小学生每天不吃早餐比例在7%左右,10年过去了,早餐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2011年对全国10余个城市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仅为65%,近三成学生采取节食的方法进行减肥。

曾有媒体报道,有35%的白领饿着肚子上班,你是否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呢?

营养早餐包括四类:主食、肉蛋、奶或豆类、蔬果。如果你只吃了两类或以下则营养不足。吃不好早餐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影响学习、认知能力和体能;对成人来讲,不吃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健康。

年轻人的胃病高发,大部分都是与三餐不按时吃有关,饥一顿饱一顿,这一点也是许多妈妈们对孩子唠叨最多的。按点吃饭,消化系统会形成与饮食行为相适应的规律,两餐间隔4~6小时,有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和胃肠健康。

不吃早餐能减肥?错,不吃早餐反而会增肥。《美国预防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9。3万名参加者,结果表明,吃早餐频率最低者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是几乎每天吃早餐者的1。75倍,儿童少年也一样,越不经常吃早餐,超重肥胖的危险越高。

法则八:新鲜食物好,少买加工品

天然、新鲜的食物营养价值相对较高,而食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破坏部分营养成分,甚至会产生一些对健康不利的物质。比如,粗粮中含有大量对肠道健康有益的谷物纤维,但精细加工后含量大大减少,保护肠道的功能也几乎丧失。这是近10年来,结直肠癌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比如新鲜鱼肉中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但加热和氧化过程会破坏这些有益健康的成分,甚至产生有害的氢化脂肪酸。而经常吃加工、烟熏、烧烤的肉类食物也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天然的新鲜食物,这一点从长寿的广西巴马人的饮食特点就可明白。

进口果蔬营养更好?食物的价格跟其营养价值并不一定成正比,而是与其新鲜程度有关。进口的蔬菜水果品种稀有,但经过漂洋过海,其新鲜程度大大折扣,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损失很多;而本地产的、应季的新鲜蔬果水分足、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营养高而价格相对便宜。因此,要选对的不选贵的才是真理。

(责编:张晓萌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