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由黑龙江省卫计委等部门出台的《黑龙江省精神卫生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中小学要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基层医疗机构也将配备专兼职心理工作者,承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任务。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70%的地市将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各地市开通心理援助热线。高等院校也要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教师。据悉,各县市区将通过整合现有机构,为出院后无法回归家庭、无监护人或监护人无能力监护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养场所。
方案规定,各地要依法将心理援助内容纳入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建起以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为主体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
心理咨询是一个范围非常广的概念,涉及职业指导、教育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婚姻家庭咨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心理咨询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中学生心理咨询又只是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一个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几年才在我国逐步开展起来的,因此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各个流派的心理学家都提出过各自的心理咨询的技术方法,并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和理论基础,但这些咨询的技术方法并不是全都适用于中学生,对于中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其它年龄段的人群都有一定的区别。
青少年时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生的年龄在14、15到17、18岁之间,处于青年初期,也称为青春期,是一个人开始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体看问题还不够全面,个性心理倾向性还不够稳定,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还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都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固有特征。另外,中学生还面临着外部环境中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家庭方面,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断升高,望子成龙心切,他们常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孩子,而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实际能力全然不顾。要求过高往往会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压抑心理,有的自暴自弃,甚至离家出走。可见,家长的期望在没有转化为孩子的内心需要,甚至与他们的需要相冲突的时候,最容易引起孩子的精神压力而导致种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方面,升学的压力过大,也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社会方面,新旧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更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强烈撞击,人们竞争意识的增强,新闻媒介对现实问题的曝光等等,都使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出现种种心理上的不适应,从而加剧了其心理发展的矛盾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针对其它群体的心理咨询的技术方法直接用于中学生。这就需要在实际的中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过程中去不断地总结和归纳,以选择出合适的技术和方法,更好地帮助中学生解除心理困扰,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心理咨询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素质,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基础。心理咨询工作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而且心理咨询工作对学校的德育、智育和体育等方面的实施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中学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对于引导学生心理正常发展,扫除其致病的心理因素,增强其体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既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对学校教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