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要顺着自然规律,一方面要保护阳气,不要太多损耗;一方面要滋阴调息,养护心脏。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季是养心的季节,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从而心静自然凉。
因此,在夏至节气到来后,人们要注意休息,起居宜晚睡早起,中午要睡午觉以补充夜里的睡眠不足。睡眠时不宜扇风送凉,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季养生包括起居、饮食、运动等方方面面。比如起居,人们应迟睡早起,特别对中、老年人更应如此。睡眠时间虽然有所减少,但人不会在白天感到困倦。老年人可利用中午午睡一两个小时。而饮食则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因为气温一高,人体皮肤血管扩张,外周血容量增加,而肠胃道供血会相对减少,消化机能和抵抗力也随之减弱。夏季要多喝水,少吃油腻食品,饮食以清淡为宜,多吃新鲜蔬菜和豆制品。整个食谱应以清热、化湿、清心补脾为主。夏季多喝荤素搭配的汤类,如丝瓜豆腐汤、番茄蛋汤。还可多喝稀饭,这有利于消化吸收,可增加食欲、去暑延年。此外,运动强身在夏天也很重要。夏季运动宜在清晨进行,运动以散步、跳舞、太极拳等小运动量为宜,时间在一两小时。
推荐4款夏季消暑汤
消暑消食汤
山楂、甘草、麦芽各50克,洗净放入砂锅,加入清水。煮沸10分钟后放入薄荷叶50克,立即盖上并即刻离火。5分钟后,去渣即可饮用。该汤消暑解渴,健脾消食。对于暑天的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等有防治作用。
清暑养阴汤
枸杞子、五味子各12克,甘草九克洗净放入砂锅加水,煮沸10分钟后加9克薄荷叶,加盖离火,5分钟后加白糖搅拌均匀,即可饮用。该汤益气养阴,治中暑、内热。
防暑清咽汤
将玄参、麦冬各15克,橘梗、甘草各5克洗净放入砂锅,加清水煮沸15分钟后离水,加入白糖、最后加入洗净的胖大海10克。凉后置入冰箱,适时取用,可解口干舌燥并治疗急、慢性咽喉炎。
褪暑凉血汤
大青叶、白茅根、鱼腥草、金银花、淡竹叶各20克,洗净入砂锅,加水煮沸(沸后小火)20分钟后离火。去渣,加白糖搅拌匀。凉后置入冰箱,一日二、三次,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此法用来治暑天咳嗽、清热。
各类人消暑各不同
办公室工作人员
一般办公室空调温度通常较低,即使暂时离开空调房到室外也可能不会出汗,会造成体内毒素无法正常排出,通常表现为咽喉发炎、上火。办公室温度以低于室外温度5摄氏度左右为最佳,能有效避免因温差过大造成不适。应根据温度及时添减衣服,下班后多做有氧运动,促进汗腺正常代谢,并可考虑服用善存片、金维他等药品促进体内代谢平衡。
露天工作人员
这类人群长时间在日光下工作,上班时要抹上防晒油,准备帽子或遮阳伞,以避免受到阳光直射,随身携带遮阳伞也是很必要的。要穿一些浅色纯棉衣物,便于身体保持正常湿度。工作前服用如藿香正气丸、人丹、十滴水等抗暑药物,工作期间也要注意多喝板蓝根、绿茶、菊花茶等。
老人
老人居住的房间不能长时间开着空调和电风扇,饮食方面应多吃一些果蔬,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西洋参、虫草等具有清凉作用,可以煲汤饮用。患有慢性病的老人,由于天气炎热极易加重病情,除了保证正常用药外,患心脑血管的病人可考虑服用一些天然维生素E、维生素C、月见草油等。高血压的病人可以考虑用银杏叶、珍珠粉、芦荟胶囊等药品,这些药品虽无消暑功能,在炎夏却能有效保健。
儿童
夏季,儿童消暑可选择七星茶、王老吉凉茶等饮品。有药师特别指出夏季炎热天气会导致儿童肠胃不适,食欲不振,因此父母可让小孩子服用一些助消化的药物,如婴儿健脾散、金霜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