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六月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到来。每到夏至节气,气温开始显著升高,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较快。在此气候条件下,部分疾病开始频发。
易高发热伤风
夏至天气愈发炎热,人们开始大量流汗,或在洗澡后毛孔张开时,身体需要散热,如果此时直接吹空调或电风扇,会使人体散热机能降低,扰乱身体的生理规律,导致身体免疫功能降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杨戈称,此时病毒易趁机侵入人体内部,从而引发“热伤风”感冒。
中医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夏至以后,我国部分地区湿热更重,人体如湿热内积、心火重、小肠积热,就会出现小便黄短,舌红苔黄,大便秘结,口舌生疮。另外杨戈直言,随着日照增强、紫外线愈发强烈,不仅日光性皮炎极易频发,而且在炎热的天气下人们易感到心浮气躁,心脏负荷逐渐加重,有心脏病的人群需注意身体健康。
少食辛热食物
夏至节气想要预防疾病发生,人们应首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忌恼怒忧郁,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
“我们应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以解除身体的疲劳感。”杨戈提示说,在天热易出汗的夏至节气,人们的衣服要勤洗勤换,不要因贪图凉快而迎面直接吹风睡觉,或者在大汗淋漓时吹风。
饮食方面,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当食用苦味食物,少食辛热之品。
清内热的食物
1、清热消痰吃青萝卜:清内热的食物都有哪些?萝卜具有清热消痰的功效,特别是青萝卜效果更显著,适宜消除气郁上火之症。要是有胃部不舒服的情况,不妨多食用一些萝卜加以调理。萝卜生吃的时候,可以起到通气理顺的功效,要是对萝卜的辛辣口感不太适应,不妨将萝卜做成汤。
2、养胃消炎喝荞麦粥:荞麦的味苦,性甘,具有降胃火的功效。适宜治疗由于饮食亦或是作息时间不规律而引发的胃火上涨之症。此外,荞麦之中所含有的黄酮成分也可以起到抗菌的效果,也具有消炎的功效,还有止咳的作用,也有平喘的功效,也可起到祛痰的作用。
3、养肝下火吃草莓:要想去火,不妨多吃草莓,草莓不仅有食用价值,还有药用的价值。中医认为,草莓具有“去火”的功效,还有解热以及除烦的作用。此外,草莓之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人体吸收铁质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能够让细胞得打足够的滋养。
4、苦”味的食品简直就是“火”的天敌。苦味的食物中富含生物碱,还有大量的尿素类物质,这就是苦味的来源。中医研究表明,苦味的物质具有解热下火的功效,还有消除疲劳的功能。
要是出现了内热之症,最佳的食物莫过于苦味的食物,比如苦瓜。苦瓜不仅可以泄去心中的烦热,对体内毒素的排出也能起到促进作用。苦瓜的最佳做法就是凉拌,凉拌能有效的将苦瓜中所富含的维生素保留住。要是使用清炒的方法,就会让这些维生素大大量的流失掉,而且还不起到清凉败火的功效。
除了以上的去火食物,去火的食物还有大豆,大豆具有滋阴的功效,还有“去火”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去火的食物还有西红柿,西红柿具有下火宁神的功效,还有平肝去火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