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不良习惯让湿气缠身

家庭医生在线 2017/7/3 16:47:08

我们常发现有些人体型肥胖、大腹便便、油头满面、无精打采,总感到身体很重、浑身不清爽、舌苔厚、大便黏……其实,这些都是体内湿邪在作祟。

中医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气有重着、黏滞、趋下的特性,遇寒则成寒湿,遇热则成湿热,遇风则成风湿。炎炎夏日,尤其是三伏天,很多人都认为“热字当头”。殊不知,“暑多挟湿”“暑必兼湿”,所以此时预防暑湿才是当务之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湿气“乘虚而入”,以下几个坏习惯最好避免。

1、洗头后用毛巾捂着。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均汇聚于头。如果洗完头用毛巾捂着,很容易感受湿邪。湿邪性黏腻,易伤阳气,会出现“因于湿,首如裹”的情况,因此,洗完头要尽量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2、晚上9点后洗澡。洗澡本身并不会导致体湿,但总是在晚上9点后洗澡,湿邪就很容易入侵。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一天之中也有春夏秋冬之分,晚9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冬,此时要把自己“藏”起来。晚9点又为亥时,是太阴之时,这个时候阳气伏于体内,体表缺少保护,是人体防御能力最弱的时候,此时洗澡,湿气容易进入体内,出现寒湿。

3、过食生冷。夏季很多人会进食生冷食物来解暑,但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生冷寒凉之品会影响脾胃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使水湿停滞胃肠,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4、猛吹空调。夏天空调的使用,对身体非常不利,夏天汗出本是一个散湿的很重要途径,而空调营造的凉爽环境,会使身体毛孔自动闭合,汗排不出来,湿气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积体内。当然,空调也不是绝对不能开,而是要适当用,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湿气较重时,最好开启除湿功能。

5、喝酒不节制。夏夜吃烧烤、喝啤酒,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舒爽惬意的事,但是酒助湿邪,容易引起体内湿气聚集,致脾胃功能失调。

6、久坐不动。《黄帝内经》中说“久坐伤肉”,其实伤的就是脾。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缺乏运动可引起脾气亏虚,水湿不化,聚湿生痰。因此,要想摆脱湿气缠身,还要动起来,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健步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那么,怎样去除体内的湿气呢?还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

第1招: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第3招:避环境的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日常生活中应留心下列事项:1。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4。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第4招: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

第5招: 妙用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责编:张晓萌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薏仁是中药中的“祛湿之王”,怎么吃最好?

湿气很多人都有,这对我们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祛湿是势在必行的。薏仁就是我们常说的薏米,薏米属于比较常见的中药,具有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的功效,大部分人也都知道有湿气的人吃薏米会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薏米在祛湿除湿上应用还是很广泛的,由于泡制方法不同,效果也有不同,祛湿食用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生薏米。偏寒凉,利水渗湿最在行,可以去湿除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对小便不利,水肿,和风湿疼痛等效果显著。 第二:炒薏米。一般是用文火炒,加入麦麸把炒黄,健脾胃的作用就会加强了,适用于脾胃虚弱、腹痛腹胀、不消化等症状,还可以用于温气偏重导致的疲劳和白带增多。加一些红枣以养血去湿,可以改善面色萎黄的症状。 第三:赤小豆煮薏米。这个是比较常见的祛湿方法,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非常适合夏季及体内湿气较重的人食用,还能当饭吃,是祛湿健脾的佳品。取适量赤小豆和薏米进行熬煮,再加入适量白砂糖即可食用。 当我们由于湿气偏重,导致脾胃运化不好,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症状时,就可以用以上方法进行祛湿。除此之外,薏米还可以加入其它食材以加强祛湿作用,平时还要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Q:湿气重到底是什么原因,怎么祛湿好?

湿气是中医的说法,又分热湿和寒湿,属于“六淫之邪”之首。一般来说,湿气重的人会伴有脾虚的病症,脾的运化能力变弱,导致湿邪困脾,久而化热,形成湿热困脾的现象,导致湿气重。脾作为人类身体的根本,出现虚弱就容易导致体内湿气无法正常运作和排出,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疾病。湿热困脾,意味着痰湿运化能力的降低,容易导致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糖等疾病。 湿气也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外湿由外感而发,比如淋雨不换衣、常坐湿地、长处于潮湿之地、涉水、常年依水作业,这些外部因素引起的;而内湿为体内水液运化失常所致,是由于脾虚造成的,经常熬夜、久坐、重口味、生冷油腻的食物吃太多等不良习惯都会造成脾胃虚弱,湿气由内而发,最终形成湿邪。 湿气重对身体健康的危险极大,人体一旦出现湿气重的症状就需要做好祛湿的工作,祛的方法较多,较为方便可靠的有以下几个: 一、按摩排湿,洗个温水澡并稍事按摩是更健康的排湿方式。温水澡能让身体微微汗出,配合简单的按摩手法,不仅可以起到排出体内湿邪的作用,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二、适当午睡,睡好觉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因为过度劳累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而夏季昼长夜短,再加上许多忙碌的职业人晚上加班,夜间睡眠时间往往不足,应特别注意劳逸结合。 三、排水减重,从健脾开始,脾虚的人往往更容易湿气大,体重也会比其他人更重。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胃受损后,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体内湿邪大量积聚后身体沉重、腹胀甚至腹泻,晨起眼睑浮肿等,平时还要避免过多食用冷饮、凉食。 四、午后一杯茶,排水又减压,茶是最自然的利尿剂。每天下午开始工作前,给自己泡上一杯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而且由于茶叶还有利尿的作用,可及时带走体内多余的水分。   总之,如果平时能够坚持以上这些祛湿方法,那么就可以不惧湿邪浸袭的,预防湿邪就要从生活习惯入手,远离湿邪。

Q:除湿气应该拍什么穴位?

湿是万病之源,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湿气存在。“千寒易除,一湿难去”,可见湿气并不容易除去,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祛除的,这是一个长久坚持的过程,还需要采取正确的祛湿方法。   传统中医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的方法,就是拍打穴位疗法,可以祛湿气,这个疗法虽有效果,但是一定要准确的认穴,同时长时间的坚持,才会有效果。有人不禁疑问,究竟应该拍打身体哪些穴位呢?   一、腰眼穴,这是位于人体腰部的凹槽处的穴位,经常拍打腰眼穴可以协助脾胃毒素的排出。   二、委中穴,位于人体大腿和小腿的连接处,经常拍打委中穴可以起到去除体内湿气的作用。   三、极泉穴,这是人体比较重要的一个穴位,经常拍打腋下可以起到加快新陈代谢的作用,每天拍三分钟即可。   四、承山穴,这是位于小腿中部的穴位,经常拍打承山穴除了可以排除湿气外,还能帮助去除体内的多余毒素。   五、解溪穴,坚持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可以祛痰祛湿,并解除下肢水肿问题。   六、阴陵泉能健脾除湿。是祛湿的要穴,能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症状。位于膝盖下方,沿小腿内侧骨向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处。按摩:用手指按揉此穴,用拇指点按,一次按摩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七、大横穴,此穴是祛湿大穴,全身的湿气都能由它驱除,有运转脾经水湿的作用。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左右各1个。按摩:两拇指一起按压2个大横穴,每次5分钟 。或用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摸腹20~30圈,也可通便祛湿。   平时如果能够坚持拍打、按摩这些穴位,对于祛湿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也不能单一的拍打穴位,还需要从生活方式、饮食、生活环境等因素入手祛湿。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祛湿方法 湿气 祛湿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