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2017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召开 300余名海内外知名专家聚首

家庭医生在线 2017/7/7 13:36:53

由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共同承办的"2017南方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国际论坛"于7月7日-9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本次大会聚焦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集中展示国内外消化系统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大会还邀请300余名海内外消化界知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专家点评或手术表演,主要学术内容包括:消化道早癌诊断和治疗、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态、功能性胃肠病等消化疾病以及消化内镜领域的重要专题。大会主题重点围绕消化道早癌防控及内镜诊治新技术、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新技术、炎症性肠病诊治最新进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消化道早癌防控及内镜诊治新技术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非常高。本次大会重点讨论的消化道早癌防控主要是指早期胃癌和早期大肠癌的筛查和诊治。

我国大约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人,占全世界胃癌病例的40%以上,每年因胃癌死亡的患者约35万人。在所有胃癌患者中,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高于90%。

由于早期胃癌通常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目前我国仅能通过胃镜检查来筛查早期胃癌,而目前国内民众对胃镜的普遍接受度还不高。胃癌高发人群定期做胃镜检查的非常少,大多错失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导致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不足10%,远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

五大恶性肿瘤之一的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升高,我国每年的大肠癌新发病例超过25万,死亡病例超过14万,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占世界同期大肠癌的20%,在部分发达地区(北上广)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2015年,广州市对10万名65-74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大肠癌的筛查,通过问卷及大便检测等联合手段进行初步的筛查,其中有1.5万的民众存在大肠癌的极大风险。遗憾的是,在1.5万大肠癌的高危人群中,仅13.5%的民众愿意接受结肠镜的确诊检查。

消化道肿瘤对市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并耗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降低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临床科学问题。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在国内率先组建消化道早癌工作团队,是早癌诊治全国专业化水准最高的单位之一。主编的《大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大肠癌筛查的学术专著。

然而,目前我国有较好的早癌筛查意识的医生主要集中在国内的三级甲等医院,而早癌筛查的主要阵地应该是更广大的县级和地级医院。2015 年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教授牵头组建广东省早期胃癌精查联盟,涵盖全省各地区60 多家医院,搭建起了广东省消化道早癌诊治技术平台,为全省各级医院培训了约200 名高级内镜医师,大部分学员将新的技术带回了单位并成功开展,使新技术得到较快的推广和应用,显著提高了各地早癌筛查的内镜诊治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新技术

通过近年来的宣传、推广,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选择消化内镜检查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等的发现也逐渐增多。对于消化道的这些病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手术后生活质量也大为降低。近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内镜微创诊疗技术,改变了外科手术的概念,因为大部分消化道病变可以在内镜下切除,而不再需要传统的外科手术。

早在1974年,南方医院消化内科进行了中国第一例肠镜下息肉切除术,随后相继在国内率先开展并报道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D)等内镜微创治疗方法。如ESD 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直径大于2cm 的早期癌病灶,切除深度可包括黏膜全层、黏膜肌层及大部分黏膜下层。

除EMR、ESD、EPMR外,目前内镜下微创手术常用的方法还有,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REMR)、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经口内镜下食管、胃肌层切开术等。

例如,低位直肠的大型平坦型肿瘤,即使肿瘤为良性,但以前受内镜技术限制,处理困难,往往采取外科手术,常规外科切除术虽可根治肿瘤,但将失去肛门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刘思德教授首创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REMR),经大量临床试验表明,REMR 是一种安全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对大多数接近齿状线的超低位直肠肿瘤能达到完全切除效果,并可完美保全肛门功能,解决了超低位直肠肿瘤不能保全肛门的难题。

在南方医院大力推广早癌筛查的基础上,2015年4月至2106年底,广东全省各精查联盟单位共发现胃癌1700余例,其中1400余例行内镜ESD手术治疗,完整切除早癌病变,避免了外科切胃手术导致的器官缺失问题,极大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节省了大量医疗资源。

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既能将肿瘤完整切除,又能保留消化道的正常机能,避免了外科手术(如开胸、开腹等大手术)后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一般病人2-3天就可出院,有的可更短,也降低了人均住院费用。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里,将有20余名国内外知名内镜专家在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内镜微创手术操作,展示最新的内镜治疗设备以及微创技术。手术情景将通过光纤网络实时转播至大会主会场,同时场外专家实时点评,现场参会代表可同步观摩手术过程、向主治医生实时提问交流。演示内容包括: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规范化诊断、消化道早癌ESD、胆胰疾病的ERCP及相关治疗、EUS及相关技术、POEM、STER等内镜粘膜下隧道技术。

炎症性肠病诊治最新进展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中,克罗恩病可类及到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胃肠道,病变可累及肠壁全层,病变常呈跳跃性分布;而溃疡性结肠炎病灶则大多只累及直肠或整个大肠,少数累及回末,病变均匀连续分布,只累及肠壁的浅层。

由于病因不明、并发症多、无法治愈,炎症性肠病有"绿色癌症"之称,往往需要终身治疗。目前全球有500多万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国至少有30多万,这一难治性疾病在我国每年发现的病例数正以20% 的速度在增长。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终身疾病,青年人发病率高,多在18岁-35岁之间。炎症性肠病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腹泻(稀便、水样便或大便次数增多)、腹痛、发热、便血等,但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由于病因尚不明确,炎症性肠病在早期较难识别、容易误诊,加之大众对其认识不多,导致该疾病常常在初期不能得到诊断和规范的治疗。炎症性肠病虽然无法治愈,但通过药物、手术等综合诊治结合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的,相反,如果诊疗不规范,不但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甚至会危及生命。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的机制是抑制机体异常免疫,控制肠道炎症,促进肠黏膜修复,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维持肠黏膜愈合,防止并发症发生。

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生物治疗、抗生素等。一些对症的治疗药物可能是相同的,但它们的剂量和疗程可能不同,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因此没有可以适用于所有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其治疗需要强调"个体化"。外科治疗主要用于并发症处理,如狭窄、穿孔、癌变、中毒性巨结肠或不可控制的消化道出血。在少数情况下,病变局限的诊断不明确的患者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此外,营养对炎症性肠病患者非常重要,不仅可以维持良好的状态,对疾病也有治疗作用,而炎症性肠病患者多数伴有营养不良,因此,炎症性肠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营养。在饮食上要个体化,少食多餐,食物要高热能、易消化、低纤维、低糖少油,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营养均衡,养成记饮食日记的习惯,尽量将与病情有关的症状以及药物服用情况记录下来,方便及时调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心态平和,积极乐观;不随意停药,防止炎症复发。

(责编:张晓萌 通讯员:李晓姗、杨隽莹)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