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来了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性,顶着烈日一踏入急诊大门,便急匆匆的请医生帮忙。
"耳朵里有东西在动!"
急诊科医生只当病人耳朵中钻入了"小强"或其它小虫,一边安抚病人不要紧张,一边为他检查。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竟发现是个远比"小强"体积要大的不明物体,并且不断挣扎,想要钻入患者耳道的更深处。
随后,患者被立刻转入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涂博在了解了情况后,决定灌入丁卡因表麻药使"不明物体"先"冷静下来",以免小家伙慌不择路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5分钟后,涂医生顺利用异物夹取出该物体。竟然是只还活着的小壁虎!连见多识广的医生也难免吓了一跳。但壁虎的尾巴已经不见。涂医生担心仍有异物留在患者耳道,重新检查了一番后却什么也没找到。
原来是病人中午在家午睡时,被壁虎钻了空子。他意识到有活物进入耳朵后急忙伸手去掏,结果惊得壁虎往耳道更深处爬。
涂医生表示,幸好患者就医及时,回家休息两天即可痊愈。最严重的后果是,壁虎穿破鼓膜钻到中耳,破坏听骨链,导致眩晕感及听力下降。
现在,这令人哭笑不得的闯入者,被留置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制作成为了第一只因"误入歧途"而被制作成标本的壁虎。
活物入耳别慌张,"滴""照""松""医"帮你忙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平均每个月都会接诊10余例因活物入耳而就医的患者,大多数"侵入者"都是体积较小的小强。不过夏天比较热,蛇虫鼠蚁更加"猖狂",处理类似的病例也多了不少。涂医生告诉我们,门诊接诊壁虎入耳真的还是第一遭。
当遇到活物入耳的情况时,也千万不要慌张,一定要牢记"滴照松医"四个字。
"滴"是指当发现活物入耳后,可利用家用食用油或植物油等滴入耳中,将其稳住;
"照"特适用于飞行类昆虫入耳的情况,即如果有飞蛾、蚊子等便可在暗处用手电筒照射外耳道口使其自行爬出。
"松"是指要放轻松,万不可用手指或挖耳勺深挖耳道,以防其钻破鼓膜。
"医"即尽快就医,在医院由医生通过专业工具可轻松将异物取出。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