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我国器官捐献总量跃居全球第二

家庭医生在线 2019/3/23 19:13:25

3月22-24日,2019年广州生物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市增城区凤凰城酒店举行。本届大会以“构建器官研究新平台,促进精准医疗大发展”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新滋,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郑树森、李兰娟、杨宝峰、王学浩、陈勇、吴清平、董家鸿等九位医药相关领域院士分享研究成果。会上,包括器官定向研究与治疗、器官基因编辑、抗癌药物研发等一批国际领先的最新研究成果纷纷亮相。由广州团队研发的全球首创实景腔镜、内镜手术训练仪,也在大会上首次推出,有望降低内镜、腔镜医生培训门槛,从而加速医生成长,有助于缓解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的难题。


2019年广州生物科技创新大会

广州见证中国器官移植事业13年的发展史

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发展史与广州渊源颇深。2006年,吹响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改革号角的“广州宣言”正是在凤凰城酒店发布,明确了器官移植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又要符合全世界的公共伦理学的准则。

2007年,作为《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实施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器官移植学术会议,在广州凤凰城召开。本次大会对于规范器官移植的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史称“广州会议”。

2014年,中国首个器官获取组织—中国医师协会OPO联盟在广州宣传正式成立,进一步规范捐献器官的获取和分配工作。

2017年,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上,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中国模式”与“广州贡献”,获得与会的国际器官移植捐献与移植学界人士的肯定。

这一年,全球器官移植学界为止瞩目的重磅新闻,同样发生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完成多例“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术,借助自主研发的“多器官修复系统”,破解了器官离体后无法维持活力的技术难题,可望为器官捐献“开源节流”。

2019年,广州生物科技创新大会在区凤凰城酒店,探讨器官研究等新技术。


现任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 黄洁夫

我国器官捐献达23219例 捐献总量居全球第二

“可以说,10多年来,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事业在我国获得了质的飞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何晓顺教授说。

13年来,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呈现飞跃式发展,从游走在法律与伦理的灰色地带,到“彻底走到阳光下”,建立起全国性公民自愿捐献体系,实现了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人体器官移植法治管理、器官获取和分配、器官移植临床服务和器官移植监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截至2019年2月28日,我国内地居民器官自愿捐献已达23219例,移植器官总数64087例。我国器官捐献总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位。

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卫生部副部长,现任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表示,中国器官移植事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下,经过“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改革,已经成为世界赞誉的“中国模式”并登上了世界舞台中心。


“smagister手术大师腔镜培训系统”亮相

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新成果为医生的培养提速

随着器官移植水平的提升,中国学者对器官定向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产生了原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案的创新成果。本次大会上亮相的“smagister手术大师腔镜培训系统”就是其中的代表。

据发明者何晓顺教授介绍,在当今医学教育体系下,年轻医生主刀机会极少,远难满足万小时培训定律要求;同时,手术质量评价体系缺乏,上级医生不敢放手。该现象在腔镜、内镜医生培训方面尤为突出。如何规范、高效的培养主刀医生,成为行业难题。

目前医师培养中主要使用的两种方式,都有无法克服的缺点:传统的腔镜多采用塑料模型进行培训,与医疗现实相差甚远,而价格高昂的虚拟教学设备普遍存在情景虚假、触感不实、反馈延迟等硬伤,导致培训体验不佳。如果采用动物活器官(猪内脏)进行腔镜培训,则受到器官保鲜可用的时间短、消耗量大、场地规划、实验安全、动物饲养成本、麻醉技术、动物伦理等因素困扰,国内外均难以推广。

2017年何晓顺教授团队研制出多器官修复系统,解决了离体器官长时间保持活力的难题,并基于该系统,创立了“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使得器官在捐献-移植的过程中,“血一直是温热的”。该项技术成果获评当年“中国十大科技创新”。2018年,何晓顺团队将这项核心技术引入教学领域,经多学科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smagister手术大师腔镜培训系统”。

该培训系统使用生产过剩的动物脏器,最长可将内脏“保鲜”十天,用于腹腔、胃肠、肝、胆、胰、脾、肾等多种手术教学。采用这套系统培训时,医生看到的血管破裂出血、胆汁分泌、肠道蠕动均呈现真实。术后,智能评估系统还将生成一份详尽的手术并发症分析报告及手术视频回顾,相当于“给医生打分”,以便医生改进操作技术。

新系统有望提供高标准、同质、批量化的腔镜及内镜教学培训体系,为医生的培养提速。据了解,该系统彻底改变了腔镜、内镜医生的培训方式,将医生培训成本降低了83.2%,并因“变废为宝”的工作原理,也不触及动物伦理障碍。据悉,该培训系统已实现量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基于器官定向研究平台,已诞生出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活器官培训系统、器官药物中试平台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将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这意味着,一个由中国医生推动、“以器官为对象”的研究与治疗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责编:陈添许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器官移植的供求比例是多少

我国目前为止,移植的器官来源主要来自器官捐献, 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患者的亲属,也就是刚刚所提到的活体器官移植的器官来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中国死亡人群中志愿捐献器官的人并不多。中国的器官捐献供求比例达到1:30,也就是说每30个需要移植器官的人群中,只有1个有机会接受到器官捐献者的帮助。这个数据说明了器官源的紧迫性,每年有许多的患者在等到合适的器官源之前就已经死亡。

Q:我刚看到捐献器官红十字会可以给10万是吗

你好,你在哪里看到的,你是要想有偿捐献人体器官的话,可以去器官移植中心或者医院,去咨询一下的,捐献器官对人体伤害很大的。

Q:器官移植供体能活多久,捐献活体器官有风险吗?

关于活体器官移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器官移植提供者(以下简称供体)的安全问题。专家表示,供体多少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是术后的长期随访能大大降低这一风险。国际上供体的死亡率是千分之一以下。总体说来,切除一部分器官对于寿命和健康的影响不大。根据迄今已有的国际长期跟踪调查表明,活体捐肾供着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比例约为0.04%,与全体人群的0.03%之间无显著差异。另出现,供者群体寿命反而长于同龄组正常人群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供者更注意维护自身健康和心理上获得满足的原因。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