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皮肤白里透红
是机体气血调和的体现
如果人体气血失调
可能会发生各种皮肤病变
如常见的痤疮和黄褐斑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据学者们统计,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所以又叫“青春痘”。
本病中医古代称面疮,常因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颜面而致,或脾气不舒,运化失常,湿热瘀痰凝滞,肌肤而发;或因长期熬夜,肝气失调,阴虚火旺,面疮频发。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对称性斑片状色素沉着病,大多累及面部、颈部等曝光部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长期接受日光照射,雌孕激素水平变化,经常易怒、抑郁、神经衰弱等,都可能可能使色素沉着,黄褐斑加深。
中医认为,黄褐斑中医认为系气滞血瘀,肝肾功能失调所致,多因肾气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或因肝郁气结,肝失条大,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
中医美容是一种健康天然的护肤方式,中医科团队结合中医古籍验方,辨证论治,总结出来多种中医内外治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一、中药内服
痤疮患者,肺胃湿热型,皮疹较红,丘疹、结节、囊肿较明显时,以清热、滋阴为主,如五味消毒饮合二至丸加减等;
阴虚火旺型,往往舌苔较红,体型较瘦,脸上有皮疹或丘疹,甚至脱屑以养阴疏肝为主,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痰热郁结型,可见到结节、囊肿、脓肿,皮疹较鲜红,舌苔较黄腻,以化瘀散结为主,如桑白皮汤、清金化痰汤等。
黄褐斑患者,多为冲任不调型,疏肝滋肾,行气活血化瘀为法,如知柏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等。
二、中药外用
根据病情辨证论治,以中药饮片打粉或颗粒溶液制作成面膜,指导患者外敷,清热解毒散结,美白淡斑祛痘,有效改善患者面部多种皮损、脓包等,并对肌肤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五脏通过经络,使气血运动散布到体表以滋养皮肤,从而保持面色红润、肌肉丰满、皮肤毛发润泽。
因此,要想皮肤好,还要坚持规律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心态平和,少吃辛辣、刺激性的东西,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度的睡眠,避免熬夜,气血才能顺畅地到达皮肤、肌肉,才会皮肤光润、容颜悦泽。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