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骨头也怕糖?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的那些事

2023/10/26 14:47:59

“谭医生,你帮我看看,我最近家里装修,忙上忙下,把腰给扭伤了。”

60多岁陈阿姨,用手捂着腰、表情很痛苦的样子坐下了。陈阿姨有糖尿病8年了,这不是她第一次来看谭医生,但这是她第一次和谭医生聊腰痛的事。

谭医生告诉她,这个“腰扭伤”可得要当心,不一定是扭伤,还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尤其像她有糖尿病,骨质疏松的风险就更大了。陈阿姨一脸纳闷地问道:我的骨头也怕糖?

是的

骨头也怕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的那些事

提起糖尿病的危害,大家常想到的是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病等,但却常忽略一种发生在骨骼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常悄悄的来,被形容为“静悄悄的流行病”、“寂静的杀手”,当它搭上了“糖尿病”这列快车,就会大大加速骨质的丢失,更早出现腰酸背痛、驼背的症状,骨折的风险增加2~3倍。据统计,有1/2~2/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降低,其中近1/3的是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症状呢?

早期,病人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糖龄”的增长,血糖波动的增大,慢慢就会出现:

1

腰背部疼痛、驼背、身高变矮、四肢无力、小腿抽筋、四肢麻木。

2

严重者可出现自发性骨折或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挤压、跌倒等情况)发生骨折,骨折部位以胸腰椎、髋部及腕部等处最为多见。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更容易骨质疏松症?

当骨质疏松这个“寂静的杀手”披上“糖衣”时,骨的破坏在悄然发生:

1

体内电解质紊乱

高血糖可以引起多尿,我们体内的钙、磷矿物质随着尿排出增加。

同时,很多糖尿病患者因控制饮食,吃得少,或因伴有胃肠功能紊乱,经消化道吸收、补充的钙可能相对不足,这些就会造成钙的负平衡,继而引发一系列的激素水平变化,促使溶骨作用增强、成骨相对不足,最终导致骨质脱钙、骨密度降低。

2

胰岛素缺乏

胰岛素是重要的骨生长调节因子,对钙吸收和骨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都存在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会出现破骨细胞对骨吸收作用增强,使得骨吸收速度远大于骨形成速度,加速了骨质疏松的形成。

3

高血糖直接阻碍新骨形成的分化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阻碍体内新骨形成细胞的生长和矿化,同时使相关新骨形成的标志物不能正常发育;并且高血糖会让脂肪细胞分化增加,阻碍新骨骼的形成。

4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如果糖尿病控制不佳,随着“糖龄”的增加,糖尿病可并发微血管病变,比如:出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伤使得体内的活性维生素D不断减少,进而影响到钙的吸收与代谢,骨钙量日益下降,加速骨质疏松的发展。

再如:骨组织中的微血管血流分布受到影响,使骨组织供血不足、缺乏营养,影响了骨代谢,从而促进了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5

其它

体重指数: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越低,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用的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减少了新骨的形成,影响骨密度。钠-葡萄糖协调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会增加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从而可能影响到钙磷代谢,使血磷升高,刺激PTH分泌,造成骨吸收增强。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可以预防吗?

当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既可以预防,也可以治疗的!关键是掌握好以下要点:

Part.1

积极治疗糖尿病。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减轻体重以及在医生指导下用合适的降糖药,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内,这是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最根本的方法。

Part.2

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有效运动。这是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减少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运动,一方面可以改善血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骨骼的强度、肌肉力量、预防摔倒后骨折。我们科陈小燕主任自编了一套“骨质疏松防治操”,需要的病友们可以来我科学习,练起来。

Part.3

正确补钙和维生素D。补钙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基本方法之一。补钙的方法主要有食物补钙(如食入鱼虾类、饮牛奶及富含钙的食品)和药物补钙(如口服钙剂或含钙营养品等)。

在选择钙剂时应咨询专科医生,选择合适的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在补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和在骨骼沉积。维生素D的来源除了应用相应药物以外,多晒太阳,多在室外活动也是有效增加维生素D的供给和摄入的好方法。

重点:如果一旦发生骨质疏松,则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可有效改善骨代谢、减少骨折的发生。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编:家医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