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发烧,家长就容易慌神。尤其是宝宝发低烧时,不少家长对能不能用退热贴、怎么用、用了安不安全、啥时候该去医院这些问题,都一头雾水。别着急,今天就依据权威健康资料,来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退热贴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家长们心里有底。
退热贴怎么用才对?适用场景大揭秘
很多家长可能不清楚,退热贴并不是所有宝宝、所有发烧情况都适用。它主要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而且是体温在37.5℃ - 38.5℃的低烧阶段。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年龄限制来,超范围使用可能会有风险。 那具体怎么用呢?其实步骤并不复杂。首先,要把宝宝额头、颈部等部位的皮肤清洁干净并擦干;接着,把退热贴的保护膜撕掉,将凝胶面紧紧贴在皮肤上,但要注意避开有伤口或者皮肤破损的地方;最后,每次使用时间控制在4 - 8小时,一天使用别超过6次,这是一般建议。 不过要明白,退热贴只是辅助降温的手段。它的原理是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但不能完全替代退烧药,更不能代替去医院看病。所以,别以为贴上退热贴就万事大吉啦。
用退热贴要注意啥?潜在风险早知道
用退热贴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宝宝的皮肤反应。有的宝宝可能会对退热贴过敏,贴上后皮肤出现红肿、皮疹等症状。要是发现这种情况,得马上把退热贴取下来,用清水把皮肤清洗干净。如果宝宝本身对胶体材质比较敏感,可以选择医用级的退热贴,或者直接咨询医生的意见。 另外,千万别把退热贴和冰敷、酒精擦浴一起用。它们同时使用可能会让宝宝体温突然降得太低,很危险。要是想辅助降温,温水擦浴是个不错的补充方法,但水温要控制在32℃ - 34℃,而且擦的时候要避开宝宝的胸腹部。 环境和护理也很重要。要把室内温度调到22℃ - 24℃,保持空气流通,别给宝宝穿太多、盖太厚,让宝宝能自由散热。还要鼓励宝宝少量多次地喝温水或者母乳,这样能让宝宝多排汗,有助于散热。
啥时候该停用退热贴,赶紧去医院?
如果用了退热贴之后,宝宝体温还是一直降不下来,甚至超过了38.5℃,或者低烧持续了24小时以上,这时候就得赶紧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检查是不是有感染或者其他病因。 要是宝宝除了发烧,还出现了呕吐、腹泻、抽搐、呼吸急促或者精神萎靡等症状,那可不能耽搁,这些可能是高热惊厥或者重症感染的表现,要马上去急诊。还有,如果宝宝发烧的时候身上出了皮疹,有可能和幼儿急疹、手足口病等疾病有关,也得尽快找专业医生诊断。 去了医院之后,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宝宝用退烧药,像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这些,同时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间隔时间。还要定期带宝宝复诊,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看看治疗效果怎么样。 退热贴只是在宝宝低烧时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不能完全依赖它。家长们一定要理性对待宝宝发热,多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和症状变化。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千万别因为自己的疏忽耽误了宝宝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