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科学应对阵痛全攻略,避免过度医疗风险!

作者:范志远
2025-05-16 11:00:01阅读时长4分钟1579字
科学应对阵痛全攻略,避免过度医疗风险!
康复医学科慢性疼痛阵痛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疼痛管理非处方药正念减痛认知重构睡眠调节抗炎膳食牙痛应急肌肉骨骼疼痛呼吸法疼痛日记

内容摘要

阵痛是身体发出的信号,科学应对阵痛需从生理、心理、药物与物理治疗及生活方式多方面入手。通过规范应用非处方药、物理疗法和营养干预策略,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避免过度医疗风险。

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久坐后的肩颈酸痛,或是突如其来的牙痛?这些阵痛看似平常,实则是身体发出的信号。近期发布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慢性疼痛在我国的患病率不容小觑,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起阵痛的应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不同层面应对阵痛的方法。

生理层面,这样应对阵痛!

肌肉骨骼阵痛管理:久坐肩颈痛有救啦

长时间保持坐姿工作或学习后,肩颈部位肌肉因持续紧张容易引发疼痛。根据肌筋膜理论,推荐采用「20 - 10法则」:每坐20分钟进行10秒的颈部旋转、耸肩放松等微运动。针对梨状肌紧张问题,可尝试美国物理治疗协会推荐的拉伸动作:平躺后将疼痛侧脚踝置于对侧膝盖上方,双手环抱下方大腿向胸部缓慢牵拉,保持30秒后放松。

急性牙痛应急方案:冷敷热敷有讲究

牙髓炎急性发作时建议采用冰敷,用纱布包裹冰袋外敷患侧面部,每次不超过15分钟;牙周脓肿引发的疼痛则适用温热盐水含漱。需特别注意,镇痛药物仅能暂时缓解症状,所有牙科急症都应在24小时内就诊。《牙科急诊处理指南》明确指出,未及时处理的感染可能向颌面部扩散。

心理调节,科学路径大揭秘

正念减痛机制:呼吸也能减轻疼痛

哈佛医学院神经影像学研究证实,专注的腹式呼吸可使前扣带回皮层活动降低30%。推荐「4 - 7 - 8呼吸法」:用4秒深吸气,7秒屏息,8秒缓慢呼气,每日练习3个循环。该方法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降低疼痛信号传递效率。

认知重构技术:用日记改变思维

通过疼痛日记记录发作时的VAS评分(0-10分)及伴随想法,可识别「灾难化认知」模式。例如将「这种疼痛永远好不了」的自动思维,转化为「现在的疼痛级别是5分,上周最高是7分,说明在好转」。结合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分级暴露训练,逐步重建疼痛耐受。

药物与物理治疗,规范应用很重要

非处方药使用指南: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区别

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适用于炎性疼痛,但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对乙酰氨基酚通过中枢COX-2抑制发挥作用,更安全但抗炎效果弱。需特别注意:服用华法林者禁用布洛芬,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对乙酰氨基酚。联合用药时需间隔至少4小时。

物理疗法选择矩阵:选对疗法效果好

根据《物理医学与康复临床实践指南》:

生活方式,预防性调整不能少

昼夜节律与疼痛关联:睡眠好了疼痛少

建立「3-2-1睡眠程序」:睡前3小时禁食,2小时停止工作,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研究显示,睡眠效率提升10%可使疼痛阈值升高15%。对于褪黑素分泌紊乱者,建议通过晨间光照(10000lux,30分钟/日)调节生物钟。

营养干预策略:吃对食物能抗炎

执行「5:3:2」抗炎膳食模式:每日5份蔬菜(其中2份深色),3份优质蛋白(鱼类/豆制品),2份低GI主食。特别推荐核桃(每日28g)和奇亚籽(每日10g),其ω-3脂肪酸可抑制IL-6等促炎因子分泌。

特殊人群,差异化应对要牢记

孕妇阵痛管理:拉玛泽呼吸法助分娩

分娩镇痛采用渐进式呼吸调控:

  1. 潜伏期(宫口0-3cm):慢胸式呼吸(吸气4秒/呼气6秒)
  2. 活跃期(宫口4-7cm):浅加速呼吸(吸2呼1节奏)
  3. 过渡期(宫口8-10cm):喘息呼吸(高频浅呼吸) 热敷腰部时需用温度计监控,严格控制在38℃以下,单次不超过15分钟。

慢性疼痛患者:自我监测系统很重要

建立「PDCA疼痛管理循环」:

科学应对疼痛需遵循「4S原则」:

  1. 分级(Stratify):用数字评分法量化疼痛
  2. 溯源(Source):明确伤害性/神经性/混合性疼痛
  3. 阶梯(Step):按WHO三阶梯选择干预手段
  4. 监测(Surveillance):建立疼痛日记追踪趋势

当出现「红旗征象」时需立即就医:夜间痛醒、进行性加重、伴随不明原因消瘦或发热。通过建立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我们可以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避免过度医疗带来的风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睡前做腿部运动,真能提升睡眠质量和改善静脉健康?
大餐后体重猛涨别慌!48小时恢复计划来了!
不吃晚餐减肥难,科学晚餐助你健康减重!
喝奶粉真的会导致婴儿‘上火’吗?科学解析来了!
科学食用菌子火锅,遵循三步骤实现安全享用!
健身必看!避开无效健身的十大误区
鸡蛋营养丰富,但怎么吃才最适合你呢?
全球睡眠差异大,文化等因素如何影响我们的睡眠?
苦荞麦和小扁豆怎么吃能降血脂?快来看策略!
五项核心实践方案,助孩子摆脱讨好型人格!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