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胰腺这个“沉默器官”,虽然个头不大,却身兼消化与代谢两大重任。然而,它的质地十分脆弱,容易受到损伤。就像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最终因胰腺癌离世,这也让我们看到胰腺疾病的高风险和隐蔽性。但很多人对胰腺疾病认知不足,导致病情延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胰腺疾病。
常见胰腺疾病,你了解多少?
- 急性胰腺炎:“突然袭击”的炎症:胆结石、酗酒、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等都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当这些因素出现时,胰腺会发生自我消化,从而引发炎症。一旦发作,患者会突然感到剧烈的上腹痛,疼痛还会向背部放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如果出现持续疼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情况,那可要立即就医。急诊时一般会采取禁食、静脉补液、使用止痛药物等措施。
- 慢性胰腺炎:“持久战”的病症:长期酗酒、胆道疾病或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常会有持续性腹痛,尤其是空腹时疼痛会加重,还会出现脂肪泻、体重下降等症状,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升高。而且,慢性胰腺炎长期发展下去,还有可能引发胰腺癌。
- 胰腺癌:“隐蔽杀手”来袭:胰腺癌非常隐蔽,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到了中晚期,会出现黄疸、上腹痛、体重骤减、血糖异常等症状。对于吸烟者、慢性胰腺炎患者、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来说,要定期通过腹部超声、CT或肿瘤标志物(CA19 - 9)进行筛查。
怎样守护胰腺,远离疾病?
- 日常预防:打好“保卫战”:想要保护胰腺,首先要控制好体重,让BMI保持在18.5 - 24之间。饮食上,减少油炸、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男性每天酒精摄入不要超过25g,女性不要超过15g。还要规律三餐,避免宵夜和暴饮暴食。
- 症状识别:紧急应对有妙招:如果胰腺疾病急性发作,要立即禁食、禁水,千万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应该马上拨打急救电话。要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征象等危急信号,更要争分夺秒地就医。
- 治疗配合:携手对抗疾病:急性期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禁食、肠外营养、使用抗生素都是常见的治疗手段。慢性患者则要长期服用胰酶替代剂,还要定期监测血糖。在家护理时,要避免腹部受到外伤,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预防感染。
- 康复管理:迈向健康之路:康复期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运动,比如每天散步30分钟或者练习瑜伽,避免久坐。定期随访也很重要,每3 - 6个月要复查腹部CT、血糖及肝功能等项目。如果检查指标出现异常,可能意味着病情有变化。此外,还可以通过正念冥想、和病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焦虑情绪。
- 个性化计划:定制专属健康方案:为了更好地管理胰腺健康,可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模板,比如早餐吃燕麦粥和鸡蛋,午餐吃糙米、清蒸鱼和绿叶菜。根据自己的体力制定运动方案,同时准备一个药物记录表,记录胰酶的服用时间和剂量。 维护胰腺健康,关键在于预防和早诊。我们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如果出现腹痛、体重异常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别让疾病恶化。胰腺疾病的管理需要医生和患者携手合作,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一定能实现长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