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中成药价格差异大,集采工作进展及影响

作者:范志远
2024-12-20 15:43:09阅读时长5分钟2424字
中成药价格差异大,集采工作进展及影响
药剂科中成药价格差异生产成本企业定价市场竞争患者心理集中采购中间环节试点成果

内容摘要

中成药价格受生产成本、企业定价、市场竞争及患者心理认知等多因素影响。集采通过集中采购和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价格,已在多地试点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将在更多地区推广。

中成药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但其价格差异较大,这一现象背后存在诸多复杂因素。不同的生产成本、企业定价、市场竞争以及其他因素,如患者心理认知、流通成本差异、采购渠道和运营成本等,都会影响中成药的价格。

一、中成药价格差异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一)生产成本方面

  1. 原材料成本是重要因素。有些中成药需名贵中药材,如人参、鹿茸等,这些药材本身昂贵,会使中成药成本上升。若企业在药材采集、储存环节管理不善,造成损耗,也会增加成本。
  2. 加工制作成本不容忽视。制作工艺复杂的中成药,像传统丸剂,需多道工序,从药材炮制、研磨到制成药丸,每一步都需人力、物力,这会反映在价格上。

(二)企业定价方面

  1. 品牌定位影响定价。有些企业想打造高端品牌形象,会将中成药价格定高,认为高价格体现高品质和独特性,可吸引对价格不敏感、注重品牌的消费者。
  2. 利润追求不同。企业都追求利润,有些看重短期高利润,定价就高;有些希望薄利多销,价格相对较低。

(三)市场竞争方面

  1. 竞争激烈程度影响价格。在竞争激烈的中成药品类中,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往往降低价格,如常见的感冒类中成药,品牌多,价格较亲民。
  2. 市场垄断情况也有影响。若企业对某种中成药有独家生产权或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可能抬高价格。

(四)其他因素

  1. 患者心理认知影响价格。很多患者觉得价高的药品质量更好,这让企业有提价机会。例如,两种功效相同的药,价格高的在部分消费者眼中更值得信赖。
  2. 流通成本差异影响价格。不同城市交通、仓储条件不同。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交通拥堵、仓储租金高,药品运输和储存成本高,导致中成药价格上升;小城市或物流发达且成本低的地区,价格相对较低。
  3. 采购渠道和运营成本影响价格。医院和药店采购渠道不同,价格有差异。大型医院运营成本高,可能提高药品采购价格;小型药店或连锁药店因批量采购等原因可获更优惠价格,销售价格就不同。

二、中成药集采有什么目的呀?是为了让药品价格回归理性,维护患者权益对不对?那集采是如何让药品价格降下来的呢?是通过集中采购大批药品以较低价格引入市场来降低出厂价的吗?

(一)集采的目的

  1. 减轻患者负担。许多患者购买中成药时因价格高面临经济压力。集采可让患者以更实惠价格买到所需药品,像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中成药,集采后药费支出明显减少。
  2. 规范市场秩序。目前中成药市场价格较乱,集采促使企业合理定价,避免漫天要价,使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利于中成药市场健康发展。

(二)集采降低价格的方式

  1. 集中采购的规模效应。政府或医疗机构集中采购大量中成药,企业为获订单会降低价格。采购量达一定规模,企业可减少生产、销售等环节单位成本,从而以更低价格供应药品。
  2. 减少中间环节。传统药品销售中间环节多,每个环节都增加成本。集采可减少中间环节,直接从企业采购到医疗机构或药房,降低成本,从而使价格下降。

三、集采工作进展得怎么样了呢?听说在青海省、浙江金华、河南濮阳等地都有试点,像湖北省医保局牵头的19省份中成药联盟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效果很显著,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那未来还会在更多地方开展这样的集采工作吗?

(一)已有试点成果

  1. 青海省的试点情况。在青海省集采试点中,部分常用中成药价格明显下降。如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原来价格高,集采后患者购买花费减少,使当地许多患者受益。
  2. 浙江金华的试点情况。金华在集采工作中,针对特色中成药集中采购。通过与企业协商和严格采购流程,不仅降低药品价格,还提高药品质量监控。当地医疗机构使用集采的中成药时,患者反馈良好。
  3. 河南濮阳的试点情况。濮阳在集采过程中,注重扶持和合作当地药企。一方面让当地药企参与集采,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让当地患者用到价格合理的中成药,本土生产的中成药价格大幅下降且质量有保障。
  4. 湖北省的试点情况。湖北省医保局牵头的19省份中成药联盟集采工作成果显著。众多企业参与,很多产品中选。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这意味着患者购买这些中成药可节省大量费用且不影响药品质量和疗效。

(二)未来展望

  1. 推广的必要性。从目前试点情况看,集采工作在降低中成药价格、保障患者权益方面效果明显。为让更多患者受益,有必要在更多地方开展集采工作。
  2. 面临的挑战。虽然集采有诸多好处,但推广中也面临挑战。不同地区医疗需求和药品市场情况有差异,需制定更灵活集采方案;同时要确保企业低价供药时保证药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四、对于集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问,比如个别产品组内中选产品价格差异大的情况,国家医保局是怎么解释的呢?是不是价格高受质量水平、品牌溢价等因素影响,而价格低受成本管控能力强、品牌认知度低等因素影响呢?

(一)价格高的因素

  1. 质量水平。有些中成药价格高可能因其质量有优势。例如采用更优质原材料或制作工艺更精细,能更好保证药品疗效。像传统老字号药企生产的中成药,传承古老制作工艺,质量有保障,价格相对较高。
  2. 品牌溢价。知名品牌的中成药往往价格较高。消费者对这些品牌信任度高,愿意为品牌买单。如市场上存在多年、口碑好的品牌,集采时价格也可能因品牌影响力较高。
  3. 虚高空间。以前市场环境下,部分中成药可能存在虚高价格空间。企业定价时可能考虑市场推广、营销等费用,加到药品价格上,导致价格偏高。

(二)价格低的因素

  1. 成本管控能力强。有些企业善于控制成本,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环节有有效管理方法。如与药材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原材料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从而能以较低价格供应药品。
  2. 市场策略。企业市场策略不同,有些为快速进入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会以较低价格参与集采。它们希望通过低价吸引更多患者使用产品,从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3. 品牌认知度低。新成立药企或不太知名品牌,品牌认知度低,为在集采中获机会可能降低价格。因无品牌优势,只能靠价格吸引消费者。

(三)集采的本质目的

  1. 去除虚高部分。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目的不是拉平价格或企业成本利润,而是去除或减少出厂价和终端销售价间不合理虚高部分,让药品价格更真实反映其价值。
  2. 改善销售模式。集采可改善中成药销售模式,让中选产品无需过度营销就能确保不低于原有市场份额的销量,减轻企业营销负担,让患者受益于合理价格。

中成药集采工作在调节价格、保障患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虽然过程中存在产品价格差异等问题,但医保局的解释和应对措施体现了集采工作积极发展的态势。随着集采工作在更多地方开展和不断完善,中成药价格将更合理,患者将得到更多实惠。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2025年医药政策五大举措,推动医疗体系公平高效发展!
FDA淘汰动物实验,新兴技术能否扛起药物研发大旗?
牛黄进口试点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究竟影响几何?
2025年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调整,有何变化与影响?
护士减负政策落地,究竟能带来啥利好?
2025医疗新政策出台,患者与医疗行业谁更受益?
支持外籍医生开诊所,对医疗行业和民众会带来啥影响?
国家药监局为何暂停进口印度地高辛原料药?
2025医药新政策落地,会给民众带来哪些利好?
2025年15省份将为13 - 14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