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orHealth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治疗一种被称为“结构性休克”的致命低血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项为期8年的临床试验使用非手术技术,结果显示86%的患者至少存活了3个月,而73%的患者至少存活了6个月。这一结果在纽约举行的大型心脏会议上公布。
“这是一个惊人的进步。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HonorHealth研究所心血管研究部门负责人David G. Rizik博士表示。
Rizik博士在《纽约瓣膜2025:结构性心脏病峰会》上公布了这一研究结果,该会议于纽约Jacob K. Javits会议中心举行。尽管仅举办到第二年,《纽约瓣膜》已成为全球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顶级会议,涉及影响心脏瓣膜、心壁、心腔和心肌的相关疾病。
虽然超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通常由动脉阻塞引发的心脏病发作导致,但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状况也可能由结构性休克引起,后者通常涉及两个主要心脏瓣膜的损伤:
- 二尖瓣:控制从肺部到心脏左心室(心脏四个腔室中最大且最强有力的部分)的富氧血流;
- 主动脉瓣:控制从左心室到全身循环系统的血流。
“大多数这些患者不适合接受手术。这些患者通常被送入我们的急诊室,处于所谓‘心源性休克’状态。这些患者通常病情过重,无法进行开胸手术来替换二尖瓣,”Rizik博士解释道。他是论文《结构性休克患者的二尖瓣经导管缘对缘修复与强制机械循环支持》的第一作者,该论文发表在《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杂志》(JSCAI)上(doi: 10.1016/j.jscai.2025.102626)。
HonorHealth开创的技术
相反,HonorHealth将结构性休克患者转至其心血管导管实验室,专家们通过大血管引导设备进入心脏,执行两种程序:
- 使用一种夹子非手术修复患者的二尖瓣,防止血液回流到肺部;
- 非手术植入一个带电机的泵,将血液从左心室抽吸并推动进入主动脉(人体的主要动脉)。
Rizik博士指出,平均而言,超过90%的心源性休克患者无法存活。
“这是一个全新的临床研究领域,”他表示,并补充说,HonorHealth临床试验的成功得益于研究所内心脏病专家、心血管外科医生以及影像、重症监护和护理专家之间前所未有的合作。
“这是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经导管缘对缘修复的最大单中心前瞻性研究之一,”JSCAI上发表的论文指出。
寻求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Rizik博士计划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与其他医疗中心合作,通过对数百名患者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一步完善非手术技术。
结构性休克可能由年轻患者的遗传易感性引发,而在老年患者中则可能是由于瓣膜逐渐恶化和心脏肌肉的慢性损伤所致。
《纽约瓣膜2025》展示了现场案例演示、互动辩论以及面向专业人士的实践培训,包括介入性心脏病学家、心脏外科医生、临床心脏病学家、心脏成像专家、心力衰竭专家、导管实验室专业人员和护士。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