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据《新快报》摘录 发改委拟放开非处方药、非医保目录等药品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由企业自主定价。业内称,此举成行,将有利于让消费者买到质优价廉的非处方药,但要防范企业借机违规乱涨价。消息称,放开药品价格的范围包括医保目录外的中国物质专利药品、医保目录外血液制品、零售药店出售的医保目录非处方药品、医保目录中药品通用名下不报销的 药品剂型、国家统一收购的计生药具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5类品种。前述品种取消政府定价,由生产经营企业根据市场供给自主定价。也就是说零售药店的非处方药 (医保内、医保外所有品种)、医保外的专利药、血液制品拟全部放开价格。
事实上,在上述全国放开消息传出之前,江西在今年4月已经率先放开601种省管非处方药(OTC)品种价格。从当时放开的规定来看,江西省价格主管部门对 规定范围内的药品,采取以前未定价的不再定价;以前已经定价的,即日起,在江西省市场均予以作废。今后由企业合法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根据市场需求, 由企业自主定价。而既属处方药又属非处方药的“双跨品种”,继续按原管理方式管理,由江西省发改委定价。
业内人士提醒,要提防个别企业垄断市场,这提醒也得到相关部门关注,因此征求意见稿显示,为了避免价格放开之后药价不断攀升,将加强对独家产品或具有一定垄断性药品的重点监测,同时要求各省也制定省管品种的实施方案。不过,业内也有声音称,放开反而是打破垄断。而且从江西的情况来看,放开601种省管非处方药(OTC)品种价格后,30个重点监控的非处方药品种的价格5跌1升24平,价格总体稳定,市场供应正常。
(原标题:发改委拟放开非处方药等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