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工作会议披露了《2015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根据这份报告,脑血管病已居中国居民因疾病死亡原因首位,如果不加以控制,中国第一出线“井喷”甚至“海啸”的慢病就可能是脑卒中。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国家脑防委将联合全国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成包括十余家“国家示范卒中中心”,百家“高级卒中中心”,千家“卒中防治中心”的三级卒中中心网络。
脑卒中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疾病,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过去的20到30年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摄入能量过多、膳食高盐、缺乏体力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流行,吸烟率居高不下。报告指出,目前,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超重与肥胖等。其中,吸烟、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处于前三位。根据报告,中国脑血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城市脑血管病患病率高于农村。
据悉,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欠佳,脑卒中已经能够成为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中国临床资料表明,医院门诊脑卒中患者中约4成是二次以上复发人群。北京地区脑卒中复发率近三成。脑卒中引起的肢体残疾是全部肢体残疾的第一位。
中国脑卒中防治近年来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据悉,目前国外卒中医疗体系完善,卒中中心建设成熟完备,多学科协作诊疗高效,并遵循指南进行规范化治疗。
据了解,今年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为期三年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计划”,提出要“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的衔接”,同时下发了《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
在为期两日的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工作会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上海长海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院士指出,中国卒中中心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多学科联合规范卒中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诊疗和干预服务,建立全国性信息数据平台,不断提升卒中质控、科研等水平。他说,卒中中心的建设带有改革性的意义,不仅是对脑卒中治疗模式的改革,同时也是对疾病综合性诊疗模式的探索,这将为其他学科和其他疾病的诊疗服务模式改革趟出新路子。
王陇德表示,下一步,脑防委将联合全国各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成包括十余家“国家示范卒中中心”,百家“高级卒中中心”,千家“卒中防治中心”的三级卒中中心网络。
相关链接: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血流减少或脑供氧不足造成的脑组织死亡(脑梗塞)。脑卒中分为缺血性或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由于动脉硬化或血栓阻塞血管而使脑的血液供应中断,在出血性脑卒中中血管破裂,正常血流中断,血液渗入大脑并破坏脑组织。
警惕脑卒中的5个发病先兆
1、视觉异常
①一过性黑蒙:即突然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但数秒钟后可恢复。这是因颅内血流量减少,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的。因为眼动脉是颈动脉的第一条分支,对颈动脉硬化、狭窄、缺血最敏感,所以,黑蒙可以看作脑卒中的最早预警信号。
②短暂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呈阵发性发作,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这是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支动脉因脑血流量减少引起闭塞的结果,但尚未出现脑神经征象,可视为较早期脑卒中预警信号。
2、语言障碍
说话吐字不清,有时出现口吃,甚至不会说话,是脑卒中发作前常见症状之一,主要因为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
3、感觉异常
①麻木:一侧面、舌、唇或/和肢体麻木,有时可伴有耳鸣、听力减退或有视物旋转感。
②眩晕:突然感到天旋地转、摇晃不定、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这种情况往往与眼睛看到双重物像(复视)、耳鸣一起出现,其原因是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影响了平衡器官小脑。
4、运动障碍
①偏身或单侧肢体无力或笨拙:一侧面部、上下肢力量减弱、不受支配,口角歪斜、流涎,胳膊抬举困难,手中拿的物品忽然掉落,走路时一只脚拖地甚至不能站立行走等。
②扭颈手麻征:常发生于头转向一侧刮胡须时,突感手指无力,有的患者还伴有言语不清,1~2分钟后恢复。主要原因为转头时,使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从而加重了动脉狭窄。
③猝倒:双腿突然丧失力量而猝然倒地。
5、其他
①头痛:出现难以忍受的局限性头痛,或头痛形式与平常不同,如由全头痛变为局限性头痛,间歇性头痛变为持续发作,或伴有恶心呕吐等。这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溢血的先兆,其原因可能与血压突然升高,颅内动脉瘤和邻近动脉的扩张,血管痉挛或伴有小量渗血,牵拉或刺激了三叉神经支配的痛觉敏感结构而引起。
②鼻衄:约50%的老年人有发生鼻出血的可能。这是因为老年人鼻腔黏膜多已发生形态和机能变化,趋于萎缩,以及鼻腔的毛细血管扩张、脆性增加。在血压升高或脑内血管未破裂之前,鼻腔的血管会先破裂,引起鼻出血。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老年人,若发生鼻出血,可能会在1~6个月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
③频繁哈欠:中老年人频繁打哈欠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由于脑血管发生硬化,管壁弹性降低,管腔变得狭窄,大脑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出现频繁的打哈欠。有研究发现,有70%的脑卒中患者于发病前5~10天内有频繁打哈欠的异常表现。
④舌痛:发生卒中前出现舌痛的病例亦非罕见。舌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舌头血管中血液成分的微小变化都可以在舌头上迅速反应出来。很多患有卒中的老人存在微循环障碍,加上血液供应不足,使舌局部静脉淤血,产生丙酮酸等多肽类代谢产物,刺激舌神经,导致舌痛。
⑤呛咳:据临床观察,少数卒中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喝水或进食时偶尔呛咳,这是因为脑缺血引起吞咽神经核受损,导致咽部感觉丧失,使食物或水误入气管所致。
⑥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先兆。
⑦精神状态改变:中老年人精神状态发生变化,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