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尤其中老年人发病率高,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实在不可小觑,据报道,有我国最近出台的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有2.7亿的高血压患者,18岁以上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超过25%。高血压不仅仅只是表面的血压升高,更会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例如脑卒中、心力衰竭、冠心病、肾病等并发症,想要积极预防和控制好这些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首先就要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率,并进行一些必要的生活方式的干预,在规范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个人防控。
哪些是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1、遗传。高血压具有遗传性,父母得了高血压,孩子得高血压的几率也随之提高,有60%左右的发病率是与父母遗传相关的。
2、饮食。当下高血压发病率的上升趋势与饮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高油盐的饮食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煎炸、高油盐的饮食习惯长此以往会对血管造成破坏,血管弹性差,可能发生硬化,进而高血压就产生了。
3、不当的生活方式: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激动、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压力过大,熬夜,抽烟等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会使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这一点尤其需要年轻人多加留意。
4、疾病、药物等因素:对于需要长期服用避孕药或激素的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水钠储留的情况,引起血压升高。有些相关的疾病,本身也会引起血压升高,比如甲亢。
高血压患者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血压的定时监测。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时血压监测是必要的,也要把握好频率和科学。
一天24小时,血压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高血压患者都会发现,在清晨和下午时分,测量高血压的数值会比其他时间测量出来的数值高,一般会建议患者测量高血压的时间选择在清晨,清晨6点以后,10点以前最好,尽量在早餐前测量。高血压病人在降压的目的是将血压24小时都控制早目标范围,尤其是在早上。因此,如果在服药前测量发现血压升高,那么就可以很明确地说明降压的效果其实并未达标。
2、注意坚持用药。当出现了高血压这种慢性疾病后,如果需要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病情,那么需要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治疗用药需要长期服药。因为本身高血压就属于慢性疾病,想要治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很多人服用药物之后发现血压降低了,此时就开始盲目停用药物,反而会导致血压异常波动。因此,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期间,一定要谨遵医嘱,坚持用药,这样才能发挥明显的药效,帮助稳定和控制血压。
3、注意适度锻炼。天气转冷,更多人不愿意出门了,待在家里时间长了,就会运动减少。而不运动,也是容易我们出事的另一个可怕原因。而适度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更能利于控制血压!所以,天冷不怕,动起来可以抵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