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AI医疗带来便利,如何应对其误诊健康风险?

作者:张熙
2025-02-22 10:20:01阅读时长2分钟985字
AI医疗带来便利,如何应对其误诊健康风险?
社会养生AI医疗人工智能误诊风险医疗安全临床辅助诊断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电子医护数据偏差算法缺陷医生判断患者就医体验监管机制伦理规范健康负责

内容摘要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引入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 - R1,开启AI医院建设新篇章。尽管AI智能体在医疗领域带来诸多便利,如实时临床辅助诊断、优化运营管理等,但也存在误诊健康风险。医务人员和患者应警惕技术与使用层面的问题,采取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近期,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干了件大事,率先在国内引入本地化部署的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 - R1,正式开启“AI医院”建设新篇章。这一举措意在借助AI智能体提升医疗效率和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院正通过32B、70B、671B三模协同架构,构建覆盖“临床 - 科研 - 运营管理”的全场景智算中枢。

AI智能体在医院的应用场景那叫一个多元:

举个例子,它能当医生、护士的电子分身,缓解医院排队等候问题,让患者更快得到诊治,还能持续监测患者病情并给医护人员提供诊疗建议。

AI医疗虽好,健康问题需警惕

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就像一把双刃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医疗安全和质量保障的担忧。虽说AI智能体可以提供高效的辅助诊断服务,但它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数据偏差或算法缺陷,从而导致误诊情况的发生。

就拿一些类似的AI医疗应用案例来说,由于数据样本的局限性,AI在面对某些罕见病症时,可能给出不准确的诊断结果。这就会让患者可能因为错误的诊断而接受不恰当的治疗,进而延误病情,严重影响个人健康。

剖析AI医疗问题背后的原因

技术层面

AI智能体的准确性依赖于大量的数据训练。要是数据存在偏差,比如数据集中某些病症的样本数量过少,或者数据标注不准确,都会影响AI模型的学习效果,导致它在诊断时出错。而且,当前的AI算法虽然在不断发展,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完全模拟人类医生的思维和判断方式。

使用层面

部分医务人员可能对AI工具过度依赖,缺乏对其输出结果的批判性思考,没有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判断,这就增加了误诊的风险。

应对AI医疗问题的建议与措施

个人层面

在接受AI辅助诊断时,可别盲目相信它的结果。可以多咨询几位专业医生的意见,进行综合判断。在就医过程中,要主动向医生提供详细准确的病史和症状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医务人员层面

应该加强相关培训,正确理解和使用AI工具,把它当作辅助手段,而不是替代自身的专业判断。

医疗机构层面

要加强AI系统的训练和测试,确保它在不同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AI系统的使用符合伦理规范,对AI诊断结果进行严格审核。

AI智能体化身电子医护是创新尝试,带来新可能,但我们要警惕健康风险,保持理性谨慎,为健康负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北方极端高温来袭,人体健康面临哪些危机该咋应对?
李春升教授离世引关注,科研工作者健康谁来守护?
小满时节面临哪些健康挑战?应对秘诀大揭秘!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频发,如何做到科学施救?
30岁女教师脑梗智商退3岁,脑梗防治热点全揭秘!
建议家长:宝宝斜颈别忽视,0 - 6个月黄金干预期要把握!
降低悬崖运动风险,参与者、景区、行业该这么做!
德国研究证实:5G不会致癌,理性看待辐射!
小满时节有哪些健康风险?应对策略全揭秘!
北方72.9℃极端高温来袭,热射病病死率30%-50%!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