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正在逛街,突然看到有人倒在地上,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吐白沫,你会怎么做?是赶紧去帮忙,还是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事实上,很多人在面对癫痫发作的紧急场景时,由于缺乏正确的急救知识,常常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导致患者受到二次伤害。我国癫痫患者超900万,年新增病例约40万,可见普及癫痫急救知识是多么的紧迫。
癫痫发作咋识别?常见误区要躲开!
症状识别与早期行动
癫痫发作的症状多种多样。典型的癫痫大发作,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接着全身肢体抽搐,还可能口吐白沫、呼吸暂停。不过,癫痫发作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比如只是局部肢体抽动,或者出现失神发作,患者突然发呆,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持续几秒到几十秒后又恢复正常。
紧急情况判断标准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立即拨打120:首次发作、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连续发作且意识未恢复、发作过程中呼吸困难等。曾经有一位患者,癫痫发作持续了很长时间,家人没有及时拨打120,结果导致患者窒息,脑部受到损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常见错误行为分析
- 强行按压肢体:癫痫发作时患者肌肉强直抽动,强行按压很容易导致骨折或肌肉拉伤。
- 往口中塞物:民间常说往患者口中塞东西防止咬舌,这是大错特错的。强行塞物可能导致牙齿脱落,还容易引发窒息。
- 喂水喂药:发作时患者丧失意识,吞咽功能受限,喂水喂药会引起呛咳、窒息。
- 无指征心肺复苏:癫痫发作时的呼吸暂停通常是一过性的,盲目进行心肺复苏可能造成肋骨骨折或气胸。
科学急救怎么做?步骤详解别错过!
急救“四要”操作指南
- 保护患者安全:迅速移除患者周围的尖锐物品,让患者远离危险区域,比如马路中央。可以用软物垫在患者头下。不过在一些极端环境,如火场,还是要移动患者到安全地带。
-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侧卧位,让头部侧转,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垫高头部可能会加重窒息风险,因为这样不利于分泌物排出。
- 记录发作细节:记录发作时间、症状持续时长、抽搐部位等,这些信息对后续的医疗诊断非常关键。
- 陪伴与后续观察:发作后患者可能会感到混乱或疲倦,要陪伴在患者身边,直到其完全恢复意识,千万不要让患者单独离开。
急救后的就医衔接
患者或家属要携带记录的信息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脑电图、血液检测等检查,根据这些检查结果来明确诊断。
日常预防靠什么?健康管理有策略!
药物管理与用药依从性
按时服药是控制癫痫发作的关键。擅自停药会使复发风险大大升高。如果不小心漏服药物,要及时咨询医生,根据医嘱采取补救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方案
- 作息与情绪管理:保证每天7 - 8小时的睡眠,避免熬夜。可以通过冥想或深呼吸来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 饮食禁忌与推荐:要避免喝酒精、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推荐低盐高钾的均衡饮食。过量饮水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因为这会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被打破。
- 环境与诱因规避:减少噪音和强光刺激,比如不要长时间盯着闪烁的屏幕。对于儿童,要及时控制发热,预防热性惊厥。
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
患者家属要定期参加急救培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患者可以建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记录发作诱因日志。心理疏导也很重要,它能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利于康复。 癫痫急救的核心原则是“保护、记录、不干预”。正确的急救操作能大大降低患者受到的伤害。希望大家摒弃传统误区,通过科学学习提升急救能力。癫痫患者也要长期配合治疗,坚持健康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