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酷热难耐的高温天气持续肆虐,中暑成了大家不得不防的健康隐患。不久前就有新闻报道,一位户外工作者在高温下劳作几小时后,突然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好在他身边的同事懂得一些急救知识,先给他进行了简单的刮痧处理,从而缓解了部分症状。可见,刮痧在应对中暑时有一定的作用。但你真的了解刮痧治疗中暑的科学依据、规范操作以及常见误区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刮痧治疗中暑,究竟有啥科学道理?
- 中医理论怎么说:在中医看来,中暑是因为“暑湿闭阻”,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刮痧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通过刺激体表的经络,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帮助疏通经络,让暑湿之邪有了外出的通道。比如我们身体的背部有很多重要的经络,通过刮拭这些部位,就能让气血更加通畅,缓解中暑带来的不适。
- 现代医学来验证:《国际中医临床杂志》202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刮痧可促进局部微循环。就像给身体的“小血管”做了一次疏通,加速了皮肤代谢废物的排出。同时,刮痧还能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这种物质就像身体的“天然止痛药”,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与疲劳感。想象一下,你在炎热的天气里劳累了一天,肌肉又酸又累,这时来一次合适的刮痧,就如同给身体做了一次深度的放松按摩。
- 出痧现象大揭秘:很多人认为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个误区。痧痕实际上是毛细血管轻微破损的生理反应,它并不是疗效的唯一指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出痧的情况也会有很大差异。比如有的人皮肤比较敏感,轻轻一刮就会出痧;而有的人可能需要稍微加大力度才会有轻微的痧痕。所以,不能单纯以出痧量来判断疗效,更要注重操作的规范和个体的差异。
规范操作刮痧,这些要点不能忘!
- 选对工具和介质:市面上有很多种刮痧工具,比如水牛角板、竹板等。水牛角板质地温润,对皮肤的刺激性相对较小;竹板则比较常见,价格也较为亲民。不过,为了减少皮肤损伤,最好选择合适的润滑介质,比如专业的刮痧油。它不仅能让刮拭更加顺畅,还能保护皮肤。
- 标准化操作步骤:刮痧时,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刮拭方向和力度要求。比如胸部要由内向外刮,颈部、背部则由上往下刮。刮拭时要保持45°角,力度适中。一般来说,单部位刮拭3 - 5分钟就可以了。像肘窝这样的特殊区域,刮拭时要更加注意力度和方向,避免损伤关节。
- 哪些人不能刮痧,出事了咋办:有出血性疾病、皮肤破损的人,以及孕妇的某些禁忌部位,都不适合刮痧。如果在刮痧过程中,患者出现持续高烧、意识模糊等重症情况,千万不能依赖刮痧,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毕竟,刮痧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于严重的中暑情况,专业的医疗救治才是关键。
刮痧常见误区,你中了几个?
- 误区一:刮痧能治所有中暑:中暑其实分为“先兆中暑”和“重症中暑”。刮痧只适用于轻症中暑,比如只是稍微有点头晕、乏力的情况。如果是重症中暑,出现了高热、昏迷等症状,就需要及时进行物理降温、补液,并尽快送往医院,而不是单纯依靠刮痧。
- 误区二:出痧量决定疗效:过度用力刮拭,不仅不能提高疗效,还会增加皮肤损伤的风险。有实验数据表明,过度用力刮拭会导致皮肤的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皮下出血。曾经就有一位患者为了追求出痧效果,让家人用力刮拭,结果皮肤出现了大片的淤血,好几天都没有消退。
- 误区三:刮痧后立即洗澡:刮拭后,皮肤的屏障功能会减弱。这时候如果立即洗澡,尤其是接触冷水,很容易让寒湿之邪侵入体内。所以,刮拭后30分钟内要避免接触冷水,4小时内禁止洗澡,给皮肤足够的时间恢复。
特殊场景下,刮痧怎么用才好?
- 家庭应急有妙招:可以准备一个“中暑刮痧急救包”,里面装上角板、刮痧油、补液盐等物品。当家人出现中暑症状时,按照“3步简易操作法”进行急救。先定位大椎穴、肩井穴、曲池穴,然后重点刮拭这些部位,帮助缓解中暑症状。
- 不同体质区别对待:老年人身体比较虚弱,刮痧时间要适当缩短,以免出现虚脱的情况;儿童的皮肤比较娇嫩,操作力度要减半。比如给儿童刮痧时,可以配合按压内关穴,缓解他们可能出现的恶心症状。
- 联合疗法效果佳:刮痧不能单打独斗,要结合口服淡盐水补充电解质,将患者移至阴凉处进行环境降温等综合措施。这样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应对中暑,避免单一依赖刮痧。
长期防暑,刮痧也能发挥大作用!
- 预防性刮痧方案:在夏季,我们可以每周进行1 - 2次“暑湿预防刮拭”,重点刮拭大椎、脊柱两旁等部位。这就像给身体提前筑起一道防线,让暑湿之邪难以入侵,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
- 根据体质调理:不同体质的人,刮痧的方法也可以有所不同。比如痰湿体质者可以增加丰隆穴的刮拭,帮助化痰祛湿;阳虚者则要避免过度刮拭,以免导致寒湿内生。
- 操作安全要复核:如果你是第一次进行刮痧操作,最好先咨询中医师,或者通过专业的视频教程验证手法的正确性。这样可以降低误操作的风险,让刮痧更加安全有效。 刮痧在中暑的辅助治疗中有着一定的科学价值,但我们也要理性看待这一传统疗法。要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明确它的适用边界。任何健康干预都应该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当遇到重症中暑时,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避免延误病情。希望大家都能在炎炎夏日里掌握正确的防暑方法,健康度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