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新疗法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率升10%、死亡率降20%!

作者:张熙
2025-07-09 10:20:01阅读时长3分钟1004字
新疗法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率升10%、死亡率降20%!
神经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新疗法康复率死亡率神经内科替罗非班动脉取栓溶栓治疗基底动脉闭塞医学研究精准医疗卒中治疗临床试验ATTENTION试验患者预后

内容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胡伟教授团队研究发现,新疗法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率提升10%、死亡率降低20%,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胡伟教授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医学领域激起千层浪。该研究针对发病4.5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但不符合血管内取栓条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出了创新治疗策略,为全球卒中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也彰显了我国在精准治疗领域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核心发现:新疗法让患者康复更有希望

研究通过ATTENTION试验,纳入国内36家医学中心的340例患者。试验对比了动脉取栓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最佳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令人惊喜,动脉取栓组患者在90天内实现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4% vs. 31%)。关键药物替罗非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有效预防了溶栓后的再闭塞风险。尤其对于基底动脉闭塞这类致残率、死亡率极高的卒中亚型,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治疗依据。数据显示,该方案可使患者完全康复率提升约10%,死亡风险降低近20%,这无疑为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希望。

实际影响: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在传统卒中治疗中,患者即便接受了溶栓治疗,仍有很大概率遗留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问题,导致长期依赖护理,家庭负担也随之加重。而新疗法通过缩短治疗窗口期(1小时内加用替罗非班)和优化动脉取栓策略,显著降低了致残率。例如,动脉取栓组中超过60%的患者在90天后能独立生活,较对照组提升近30%。这意味着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工作能力,家庭的经济压力也会大大减轻。同时,死亡风险的降低减少了因突发卒中导致的家庭破碎风险。对于基底动脉闭塞这类“最凶险”的卒中类型,该研究填补了国际指南的空白,为医生提供了明确的决策依据,避免了因经验不足而延误治疗时机。

未来挑战与应对之策

尽管研究数据令人振奋,但新疗法的全面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需要建立更高效的院前急救系统,确保患者在黄金4.5小时内接受溶栓,并快速评估是否符合取栓条件。其次,替罗非班的短期使用需要严格监控出血风险,这对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研究团队呼吁将该方案纳入国际卒中诊疗指南,推动全球协作以扩大样本量验证长期效果。对于患者而言,及时识别卒中症状(如突然口角歪斜、肢体无力)并尽快就医仍是关键。未来,结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远程医疗,或许可以进一步缩短治疗延迟,让更多患者受益。

这项研究是中国医学创新的一座里程碑,为全球卒中患者带来了生存质量的切实改善。随着研究证据的进一步推广,未来有望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血管状况、卒中类型动态调整药物与手术结合的时机,实现“一人一策”的精准医疗目标,让更多卒中患者重获健康生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弓形虫是咋悄悄攻击精子的?快来看揭秘!
心理健康、癌症筛查等个性化医疗方案能否成主流?
弓形虫是咋让男性生育能力下降的?快了解!
血液蛋白标志物,能否提早15年揪出帕金森病?
新血型‘瓜达阴性’有啥用?公众又该咋参与?
“优桂云”上线,能否跨国协作降低地贫出生缺陷率?
脑机接口要普及,伦理与安全挑战咋解决?
普通人防范打呼噜致骨骼风险,这些建议快收好!
打完溶脂针到底要不要揉捏?看完这篇你就懂!
新型药物组合如何突破HR+/HER2 - 乳腺癌生存期瓶颈?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