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并联合十六个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这一系列政策旨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现象,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些政策会给普通民众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和潜在收益。
体重管理政策背景及意义
政策背景
近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而体重异常,尤其是超重和肥胖问题,是引发这些慢性病的关键诱因。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4.3%和16.4%,儿童青少年群体的超重肥胖率也在持续上升。若不加以有效遏制,预计到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攀升至70.5%,儿童群体也将突破31.8%。
政策意义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全民健康的高度重视。通过开展“体重管理年”行动,不仅能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还能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该政策强调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体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了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
政策内容及具体措施
主要内容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提出,各地要发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体重管理尤其是超重肥胖预防控制的规范化水平。同时,加强对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健康科普宣教,鼓励医疗机构设立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为公众提供科学的体重管理服务。
具体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发布了《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规范我国肥胖症临床诊疗路径,提高医疗机构肥胖症诊疗同质化水平。专家指出,肥胖不仅威胁个人健康,还会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压力。据统计,每年因肥胖相关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高达数千亿元人民币。所以,实施有效的体重管理措施,对于减轻医疗负担、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个人层面的具体建议与实践
饮食调整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建议,每日摄入热量要根据个体情况科学调整,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比例,减少高糖高脂食品。比如,每日三餐应均衡搭配,保证营养全面且不过量。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如西兰花、芹菜等,少吃蛋糕、油炸食品等高糖高脂食物。
运动建议
鼓励大众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此外,还可结合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游泳、骑自行车等,提高运动的趣味性和持久性。如果你喜欢热闹,还可以参加健身操课程,既能达到运动效果,又能结交朋友。
生活习惯
新政策提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以及保持充足睡眠等。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体重管理至关重要。建议成年人每晚保证7 - 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此次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医疗改革措施,体现了政府对全民健康的高度重视。通过实施“体重管理年”行动,不仅有助于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还能显著改善国民生活质量,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将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