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人人学急救,共筑社会安全急救网络!

作者:范志远
2025-05-17 09:35:01阅读时长3分钟1050字
人人学急救,共筑社会安全急救网络!
急诊科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黄金救援时间急救知识公众急救社会急救网络健康管理定期体检生活方式调整AED普及好人法急救培训公益培训资源急救技能社会责任感

内容摘要

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仅有4-6分钟,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7%-10%。心肺复苏是关键,姜昭鹏同学成功挽救了同学的生命。公众急救能力与设施不足需重视。

近期,在山东职教高考期间,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赶考途中,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的姜昭鹏同学遇到同学心脏骤停,他和网约车司机王涛果断行动。姜昭鹏放弃了语文考试,与王涛配合,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心肺复苏,成功挽救了同学的生命。姜昭鹏表示"考试可以重考,生命只有一次",这一事件经央视、人民网等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健康急救领域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心脏骤停黄金救援时间知多少?急救知识快普及!

医学研究显示,全球每年约700万人死于心脏骤停,其黄金抢救时间仅有4-6分钟,而且每延迟1分钟,患者生存率就会下降7%-10%。在这次事件中,从同学发病到姜昭鹏实施心肺复苏,仅用了7分钟,正好处于"黄金时间"窗口。

心肺复苏(CPR)的原理是通过胸外按压来维持血液循环,再配合人工呼吸恢复氧气供应。姜昭鹏正是凭借专业课学到的急救知识,才成功挽救同学。如果没有及时施救,患者脑细胞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损伤,最终可能死亡。然而,中国急救培训普及率不足1%,远低于欧美国家的30%-40%。虽然网约车司机王涛积极协助,但普通民众缺乏急救技能仍是普遍问题。

心脏骤停诱因大揭秘,日常健康管理这样做!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有很多,像冠心病、心肌炎、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先天性心脏病等。此次事件中的"同学",可能是因为备考压力大,也可能本身就有潜在心脏问题。研究数据表明,年轻人心脏骤停中,约30%与未被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心律失常相关。

为了预防心脏骤停,我们要做好健康管理。首先要定期体检,重点进行心电图、血脂检测等心脏相关筛查项目。其次,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熬夜、过度运动,管理好情绪,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对于有家族心脏病史的高危人群,更要严格监测,剧烈运动前一定要评估风险。

社会急救体系完善刻不容缓,这些路径要了解!

我们应将急救课程纳入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必修课。姜昭鹏所在的职业教育院校就起到了很好的先行示范作用。同时,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培训、社区医院定期讲座等公益培训资源,也是学习急救技能的好途径。

在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普及方面,我们与日本差距较大。日本每10万人配备AED约555台,而中国一线城市不足10台。若现场有AED,可将抢救成功率提升至60%以上,但此次事件只能依赖徒手CPR,凸显了设备缺乏的困境。

《民法典》第184条"好人法"鼓励公众施救,免除善意救助者的法律责任。姜昭鹏的行为就受到了法律的保护,这为更多人勇敢施救提供了保障。

此次事件既展现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也暴露了公众急救能力与设施的不足。希望大家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共识,将急救技能作为公民基本生存能力来培养,一起构建更安全的社会急救网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破除处女膜误解,共筑尊重女性自主权的社会环境!
社会应建三维支持体系助年轻人度过‘第二个青春期’!
杨瀚森体测暴露问题,科学方案助职业与大众运动提升!
长期养酵母有啥健康风险?看完这篇全知道!
巨型风筝藏着哪些健康风险,如何避免危险?
72%、50%、3倍……这些数字揭开交通事故健康防护密码!
应对社保谣言焦虑,这些策略你一定要收好!
多方携手!让主动学习与政策保障为户外安全护航!
建议启用微信QQ地震预警,做好防震准备护健康!
以姜昭鹏事件为鉴,快行动起来学习急救技能!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