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苯吡唑Sulfaphenazole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一、药物基本属性
药品分类
化学药品(磺胺类抗菌药)
来源与性状
- 化学结构:磺胺苯吡唑(C15H14N4O2S)是磺胺类药物的衍生物,含苯吡唑环结构。
- 性状: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液。
- 历史:20世纪50年代研发的长效磺胺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断叶酸代谢。曾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感染,后因耐药性及安全性问题逐渐被淘汰。
管理级别
- Rx-G(非管制处方药):不属于麻醉/精神/毒性/放射性药品,但需医生处方。
- 原因:无滥用潜力,但存在过敏、血液系统毒性等风险,需临床监护。
临床价值
- 分类:H2(自然淘汰药)
- 原因:
- 耐药性问题: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显著上升(如肺炎链球菌耐药率>50%)[1]。
- 安全性劣势:较新型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更易引发严重过敏反应(Stevens-Johnson综合征风险约0.1%)及血液系统毒性[2]。
- 药代动力学缺陷:半衰期长(约10小时)易致蓄积毒性,已被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制剂取代。
二、核心功效与临床应用
抗菌谱:
- 革兰氏阳性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仅限敏感株)。
- 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当前敏感率<30%)[3]。
曾获批适应症:
- 单纯性尿路感染(现被磷霉素、呋喃妥因取代)。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已不作为指南推荐)。
- 中耳炎、鼻窦炎(因穿透力差,疗效有限)。
三、使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副作用:
- 过敏反应:斑丘疹(5-8%)、光敏反应(2-3%)、Stevens-Johnson综合征(0.03-0.1%)[4]。
- 血液毒性:粒细胞缺乏症(0.1%)、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者风险达10%)。
- 肝肾毒性:结晶尿(尿液pH<5.5时发生率升高)、急性间质性肾炎。
禁忌与风险:
- 绝对禁忌:
- 磺胺类药物过敏史
- G6PD缺乏症
- 妊娠晚期(可能致新生儿核黄疸)
- 相对禁忌:
- 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 mL/min时禁用)
- 叶酸代谢障碍患者
- 药物相互作用:
- 增强华法林抗凝效果(置换血浆蛋白结合)
- 与甲氨蝶呤联用加重骨髓抑制
参考文献
- Bryskier A. Antimicrobial Agents: Antibacterials and Antifungals. ASM Press, 2005: 654-657.
- Roujeau JC et al. N Engl J Med. 1995;333(24):1600-1607.
- EUCAST 2023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
- Martindale: The Complete Drug Reference, 38th ed. Pharmaceutical Press, 2014.
重要声明:本药物已不作为临床一线选择,具体治疗方案需经感染科医生评估,并依据最新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