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茎Phim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4:41:45(GB05.2) 包茎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 包皮无法上翻:
- 包皮口狭窄或与阴茎头粘连,导致包皮不能完全暴露阴茎头(常见,先天性包茎在新生儿中占99.7%,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1][4][7]。
- 排尿困难:
- 包皮口过小导致尿流细弱、分叉或排尿时包皮膨起(较常见,严重病例中可达10%-20%)[4][7]。
- 局部不适或疼痛:
- 包皮红肿、瘙痒或性交时疼痛(与继发感染相关,发生率约30%-50%)[4][7]。
非典型症状
- 反复感染症状:
- 包皮垢积聚引发包皮炎或尿道口炎症,表现为分泌物增多、异味(常见于卫生不良患者)[1][4]。
- 性功能障碍:
- 勃起疼痛、早泄或性交困难(较少见,多见于未治疗的成年患者)[4][7]。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包皮口狭窄:
- 包皮口呈针孔样或环状狭窄,触诊可发现包皮弹性差(高,80%-90%)[4][7]。
- 包皮粘连与包皮垢:
- 阴茎头与包皮内板粘连,冠状沟处可见白色包皮垢(常见,60%-80%)[1][4]。
- 炎症表现:
- 包皮红肿、糜烂或脓性分泌物(继发感染时常见,约30%-50%)[4][7]。
并发症相关体征
- 嵌顿性包茎:
- 包皮强行上翻后卡在冠状沟,远端水肿、青紫(需紧急处理,发生率约5%-10%)[4][7]。
- 尿道口狭窄:
- 长期包茎导致尿道口瘢痕性缩窄(较少见,约10%-15%)[4][7]。
影像学与实验室特征
- 影像学检查:
- 尿道造影:仅用于严重尿道狭窄病例,显示尿流受阻(罕见)[4][7]。
- 实验室检查:
- 病原学检测:继发感染时分泌物培养可检出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4][7]。
流行病学与几率说明
- 先天性包茎:新生儿期发病率99.7%,3岁时降至约50%,青春期后不足1%[4][7]。
- 继发性包茎:与反复感染或创伤相关,成年患者中占1%-3%[4][7]。
- 并发症风险:未治疗者中包皮炎发生率约30%-50%,嵌顿性包茎约5%-10%[4][7]。
注:临床表现因年龄、病因及合并症而异。婴幼儿生理性包茎多可自愈,需定期观察;病理性包茎需手术干预。数据参考自《百度百科》《人人文库》及《豆丁网》相关临床文献,具体流行病学数据因地区和研究人群差异可能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