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靶向α疗法225Ac-LNC1011在一项针对PSMA阳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一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特征。根据在2025年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年会(SNMMI)上分享的研究结果,这种疗法在小规模患者群体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潜力。
根据RECIST v1.1标准,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50%,其中两名患者实现了部分缓解(PR),另外两名患者病情稳定。而依据PERCIST v1.0指南,ORR更是高达75%,有三名患者达到部分缓解,一名患者病情稳定。研究人员通过基线和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数据来评估疗效。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均有下降。具体而言,PSA水平从7.885 ng/mL降至0.185 ng/mL;从6.034 ng/mL降至1.016 ng/mL;从353.395 ng/mL降至310.238 ng/mL;以及从13.062 ng/mL降至1.057 ng/mL。
截至随访时间(分别为12个月、12个月、6个月和6个月),尚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四名患者的基线ECOG体能状态分别为1、2、2和2,而在治疗后分别改善至0、1、3和1。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名患者因出现呼吸道感染并伴随全身状况逐渐恶化,于2025年3月不幸去世,但研究者认为其死亡与225Ac-LNC1011无关。
“225Ac-LNC1011靶向α疗法展现了良好的客观缓解率和可接受的毒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潜在的PSMA阳性前列腺癌治疗选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四川省核医学与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以及西南医科大学核医学研究所的刘惠盘博士及其同事在报告中写道。“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研究,以评估该疗法的安全性和疗效,并确定最佳剂量和剂量间隔。”
这项试验最初招募了3名患者作为第一剂量组(100 µCi)。如果这3名患者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则计划升高剂量;如果3名患者中有1例DLT,则扩大队列至6名患者;如果6名患者中有1例或更少DLT,则继续升高剂量;若3至6名患者中出现2例或更多DLT,则将认定已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
符合条件的患者年龄需在18岁及以上,且经组织学、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诊断为前列腺癌,并通过基线68Ga-PSMA PET/CT成像确认PSMA阳性。此外,患者需具备2分或更低的ECOG体能状态,骨髓、肝肾功能正常,且不存在高于NCI-CTCAE v5.0 0级或1级的既存毒性。
本研究的目标是评估225Ac-LNC1011靶向α疗法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安全性及疗效。此外,研究人员还旨在评估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治疗前后PSA水平的变化,并按照CTCAE v5.0指南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关于安全性方面,患者1出现了2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和1级血小板计数下降,均已恢复;患者2出现1级血小板计数下降,在退出研究时尚未完全恢复;患者3未出现较基线新增或加重的不良事件;患者4则出现1级贫血、1级血小板计数下降、1级高胆固醇血症和2级白细胞减少,其中仅高胆固醇血症得到缓解。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