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专家建议慢粒应早期规范化监测疗效

家庭医生在线 贝贝 2013/5/31 17:30:50

近日,由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机构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百时美施贵宝的支持下共同发起的“中国慢粒规范化诊疗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旨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多样化的学术学习、分享平台,提升中国血液科医生的慢粒规范化诊疗水平,尤其在早期检测、疗效判断和最佳治疗方案选择等方面,从而给慢粒患者带来标准的规范化诊疗服务。


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孟凡义教授建议,慢粒治疗应早期规范化监测疗效(贝贝 摄)

在5月31日广州举行的该项目媒体见面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孟凡义教授向媒体透露,在已定稿的2013版中国慢粒治疗指南中,慢粒的治疗目标提升为“尽快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以及更深的分子学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性治愈”。

据了解,“中国慢粒规范化诊疗建设项目”在医院层面运行的内容包括各地慢粒规范化检测中心的建立,其中首批运行的有全国22家医院;此外还包括规范化诊疗病例的收集与发表,并开展中国数据的研究和管理;同时在患者层面,将在全国16个城市开展大型患者规范管理公益项目,以普及疾病知识,加强患者对疾病规范治疗和康复护理的了解。

慢粒治疗目标将进一步提高

慢粒全称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下文简称慢粒),是我国三大白血病之一,占总白血病患者比例约13%,治疗慢粒的一代、二代靶向药物的问世及多年的临床应用,使得慢粒患者疾病进展过程大大减缓,生存期延长,慢粒的治疗目标也随之更新。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孟凡义教授透露,在已定稿的2013版中国慢粒治疗指南中,慢粒的治疗目标提升为“尽快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以及更深的分子学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性治愈”。

孟凡义教授还介绍,患者接受慢粒靶向治疗后,需要在第3、6和12个月等重要时间点进行Bcr/Abl分子学反应监测,与国际标准化治疗接轨。新版的中国治疗指南提高了这些节点时治疗满意的标准,用更严格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检视疗效,一旦发现疗效不佳,出现耐药或不耐受等情况时应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更换治疗方案,减少疾病进展,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

早期监测和基因突变检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目前治疗慢粒的方式主要有:靶向治疗(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干扰素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分子靶向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目前国际推荐的慢粒治疗方案。伊马替尼作为治疗慢粒的划时代产品,曾经给无数慢粒患者带来希望。但随着疾病的治疗,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产生耐药或不耐受,且耐药和不耐受问题日益成为了慢粒治疗道路上的严重阻碍。孟凡义教授说道,在使用伊马替尼治疗时,早期分子学反应监测至关重要。研究证实,伊马替尼治疗3个月,BCR-ABL分子学水平>10%的患者预后差,建议做基因突变检测,根据不同的基因突变位点及时更换合适的二代靶向药物治疗。

目前市场上二代药物包括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科学研究证实,达沙替尼的药理作用和伊马替尼不同,可以帮助绝大部分对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一项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慢性期患者使用达沙替尼的试验中,两年数据总结发现,逾八成的患者没有出现疾病恶化的现象,总存活率更超过九成。

规范化诊疗需患者的全力配合

多数人会认为疾病治疗最重要的角色是医生,但事实上患者是治疗主体,他们对疾病的了解和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对治疗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此,在这次的慢粒规范化诊疗建设项目中,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将联合项目合作医院和机构开展各地患者健康教育活动。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项目负责人李英华主任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患者教育活动,传递慢粒相关疾病知识,提高对治疗目标的正确认知,使患者了解早期监测的重要性,以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医患间的良好互动,最终使患者获得尽可能大的治疗效益。"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宣布中国慢粒规范化诊疗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我们将与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携手,共同推动中国慢粒规范化诊疗的发展。”百时美施贵宝中国/中美上海施贵宝总裁彭振科博士表示,“自去年起,施达赛(达沙替尼)患者援助项目已经帮助了众多贫困患者获得这一创新药物。”

专家介绍


孟凡义,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部血液病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血液病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华内科学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血液学会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治指南、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粒缺并发感染的诊断标准语治疗原则专家共识、NCCN-NHL诊治等多个指南的制定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课题评审专家和广东省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等多个学术职务。先后负责国家级、省级科研基金课题1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获发明专利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2-3等奖11项,其中名序为第一者7项。

本文指导医生:
孟凡义

孟凡义教授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内科

擅长疾病:在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MD...[详细]

(责编:贝贝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求助(特急)

你好:你有乙肝,现在谷丙转氨酶说明你的乙肝在活动,所以原则上是要治疗的了,治疗上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是抗病毒.二是保肝.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HBV),约3.5亿人为现症慢性HBV感染者,其中15%~40%的HBV感染者在一生中可能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肝癌、肝硬化、肝衰竭。作为肝炎大国,我国HBV感染率为57.6%,携带率为9.75%,有些地区如广东的HBV携带者已超过1000万。专家认为,在目前药物治疗的现状下,乙肝治疗策略最根本的就是规范。  规范治疗在于理念正确  考虑到HBV具有高度变异的特点,变异病毒对于抗HBV药物应答率低,且易产生耐药性影响疗效,从而使慢性乙肝具有难治性与复杂性,因此规范治疗尤其显得重要。坚持及早治疗、终身监测、长期间断针对性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原则是关键。  规范慢性乙肝治疗,首先应对关键问题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比如,考评乙肝治疗疗效的目标有不少,像表面抗原消失就是病情缓解的最可靠指标,但这在当前临床上可行性不高,属于“可望不可及”的理想;而比较现实的疗效终点则是HBeAg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消失同时伴随e抗体出现,这对于“大三阳”患者而言可以说是达到了“小康社会”的理想;实在不行,可以退而求其次,即实现病毒DNA抑制、转氨酶恢复正常的目标,也算是达到“温饱”。  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由于无法预测慢性乙肝进展情况,所以所有存在病毒复制的慢性乙肝患者均应早期治疗,这不仅可以改善预后,预防并发症,还有助于阻止病情发展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当然,决定开始治疗的时间也必须仔细权衡长期治疗的效价比、危险性以及患者的意愿、年龄、状况和肝病的严重程度,而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阻止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时,安全、廉价、不良反应少、可长期使用的理想治疗方案目前还没有,所以此时不推荐抗病毒治疗,而只有当“免疫耐受”被打破,HBeAg阳性且转氨酶持续升高2倍以上,才被推荐治疗。  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处理  对于慢性HBV感染者,应进行终生监测,并给予长期间断性、有针对性的治疗。定期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针对病情发展早期予以针对性治疗。比如,对于有HBV复制指标且转氨酶水平升高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有HBV复制指标但转氨酶水平正常或低水平波动者,最好进行肝组织活检,并根据结果采取或抗病毒治疗、或抗炎保肝治疗、或抗肝纤维化治疗、或暂时不用药密切观察等措施。对于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应每6-12个月复查肝脏生化指标,必要时作B超,及时查明病情活动和转化。有资料显示,在对744例表面抗原携带者进行的平均8年多的定期监测中,有68例转化为肝癌,这些患者的肝癌切除率为16.4%,1年生存率为31.5%,远高于当地就诊的其他肝癌患者(分别为8.7%和9.7%),看来运用B超和甲胎蛋白的定期随访,确能使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肝癌较早发现、提高疗效。  综合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宜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抗HBV病毒治疗尤为重要,而且特别要强调在“指南”、“共识”范围内规范化治疗,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抗HBV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应掌握好适应证、剂量和疗程,用药过程中和停药后均要加强监测,保障安全治疗,争取最佳疗效。特别应避免没有适应证随意用药,盲目联合用药,盲目加大剂量、减少剂量或随意停药。  药物疗效应客观分析  目前经验证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普通α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另外一些新的抗病毒药物如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新一代核苷类似物的不断出现,也可能为乙肝的治疗提供新的机会。但同时也应注意,药物对单一指标(如转氨酶、病毒DNA)的改善结果,应给予客观全面的分析。  目前不适宜于抗病毒治疗或者抗病毒治疗无效的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使用抗炎、保肝治疗也是很重要的,其目的是减轻肝脏炎症、减少肝细胞损伤、延缓向肝纤维化进展。但保肝药物品种繁多,作用有限,尚待通过严格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以确认其疗效。  随着新的抗病毒药物的逐渐开拓,调节机体免疫状态的治疗研究继续发展,传统医药研究正在以现代化手段进行,乙肝治疗前景还是宽广的。所以,对于广大肝病患者来说,积极了解有关规范化治疗的知识和现状以及配合医生的治疗,这种意识非常重要

Q: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是什么样的?

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建议您到糖尿病专科医院营养中心看一下营养科为您制定一份适合您的饮食方案,以便于为您精确病情评价,规范化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Q: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是什么样的?

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建议您到糖尿病专科医院营养中心看一下营养科为您制定一份适合您的饮食方案,以便于为您精确病情评价,规范化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