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顺利开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技术,该项技术推行半年来,共为60多例患者解决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问题,治疗成效显著。
据专家介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多见于40-60岁人群,女性多于男性。BPPV的发病率极高,在神经内科门诊的眩晕病人当中,BPPV患者约占17%,高于脑卒中、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等引起的眩晕。BPPV的年患病率为10.7-64.0/100000人,终生患病率为2.4%。而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70岁以上老年人中,大约50%出现过至少一次BPPV。BPPV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是从椭圆囊脱落的耳石掉入半规管。当患者头位突然改变,可引起半规管内耳石碎屑的移位,从而产生某种旋转样的位置错觉。由于后半规管最容易受重力影响,所以后半规管耳石引起的BPPV最为常见。通过手法复位使脱落的耳石沿半规管回流到椭圆囊,是治疗BPPV的有效并简单方法。耳石手法复位往往能迅速、有效地治疗BPPV,约80%的患者在采用第一种复位方法后可治愈,即使BPPV复发,也可多次进行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手法复位采用哪种方法,视耳石所在半规管而定,后半规管BPPV的复位,有Epley耳石复位法及Semont复位法。而对于水平半规管型BPPV,则可采用Barbecue翻滚法,经过系统专业学习,上述手法均不难掌握。
复位手法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必须由专业医生来执行,目前从化乃至粤北地区尚未有医院开展此方面的治疗,大部分BPPV病人前往广州三甲医院就诊治疗,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这也是“看病难”真实写照。3月16日,根据南医大五附院神经内科顺利开展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规范秋头晕/眩晕的临床诊疗,建立完整的头晕诊疗体系,丰富神经内科疾病治疗手段,提高了治疗水平。同时,本项目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医院神经治疗的科研水平,通过该手法复位的开展,服务更多的从化乃至粤北地区的患者。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