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最容易引发的事件是挤压事件。因为强烈地震或人为灾害造成众多人群被困陷于倒塌的建筑物之下常发生大批挤压综合征。
挤压伤发生率一般估计约为3%~5%,由于强烈地震可使成千上万灾民受伤,故发生挤压伤的绝对人数可相当惊人。
据Better报告一多层建筑物全部塌方可立即导致约80%灾民死亡,若抢救工作能即刻进行,约20%被困陷受害者可得到解救,至少40%存活者将发生挤压综合征。
我国1290年河北大地震死亡人数为约10万人;1556年山西大地震死亡数为83万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人;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为11.65万。
上述统计资料表明一次强烈地震造成死亡人数可超过一次世界大战一个参战国死亡人数。1988年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死亡人数为25000人。1990年伊朗地震死亡5万人,这两次地震均有国际救援工作队参与救灾。灾后总结出不少经验和教训。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死亡人数在5000以上。
对于,挤压综合征你又知道多少?
挤压综合征所致急肾衰的发病机理挤压伤所致急性肾衰的发病机制有缺血、代谢、创伤和肾毒素等因素参与。挤压伤早期,由于肢体受压造成受压部位肌肉损伤,肌膜通透性增加,水分、钠等溶液快速进入肌肉并堆积在肌肉内,引起肌细胞肿张、肌体高度肿胀、肌内压增高、血容量急骤减少。
挤压综合征是骨科急重症,应及时抢救,做到早期诊断、早期伤肢切开减张与防治肾衰。
如何急救?
1、现场急救处理
(1)抢救人员应迅速进入现场,力争及早解除重物压力,减少本病发生机会。
(2)伤肢制动,以减少组织分解毒素的吸收及减轻疼痛,尤其对尚能行动的伤员要说明活动的危险性。
(3)伤肢用凉水降温或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禁止按摩与热敷,以免加重组织缺氧。
(4)伤肢不应抬高,以免降低局部血压,影响血液循环。
(5)伤肢有开放伤口和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应用加压包扎和止血压带。
(6)凡受压伤员一律饮用碱性饮料(每8g碳酸氢钠溶于1000~2000ml水中,再加适量糖及食盐),既可利尿,又可碱化尿液,避免肌红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如不能进食者,可用5%碳酸氢钠150ml静脉点滴。
2、伤肢处理
(1)早期切开减张使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下降,防止或减轻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肌肉已坏死,通过减张引流也可以防止有害物质侵入血流,减轻机体中毒症状。同时清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早期切开减张的适用证为:①有明显挤压伤史。②有1个以上筋膜间隔区受累,局部张力高,明显肿胀,有水疱及相应的运动感觉障碍者。③尿液肌红蛋白试验阳性(包括无血尿时潜血阳性)。
(2)截肢适应证①患肢无血运或严重血运障碍,估计保留后无功能者。②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经切开减张等处理,不见症状缓解,并危及病人生命者。③伤肢并发特异性感染,如气性坏疽等。
3、中医治疗
挤压综合征应根据其临床特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予以中药治疗。
4、其他疗法
对挤压综合征患者,一旦有肾功能衰竭的证据,应及早进行透析疗法。本疗法可以明显降低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钾血症等造成的死亡,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作血透析(即人工肾)。腹膜透析操作简单,对大多数患者亦能收到良好效果。
又是怎样预防?
因本症的死亡率轻较高,所以预防是关键,一般的预防措施有:①伤后补乳酸林格氏液和胶体液;②碱化尿液;③利尿;④解除肾血管痉挛;⑤切开筋膜减压释放渗出物,改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