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大地震引发的挤压问题惹人忧

家庭医生在线 2015/4/28 10:15:01

地震最容易引发的事件是挤压事件。因为强烈地震或人为灾害造成众多人群被困陷于倒塌的建筑物之下常发生大批挤压综合征。

挤压伤发生率一般估计约为3%~5%,由于强烈地震可使成千上万灾民受伤,故发生挤压伤的绝对人数可相当惊人。

据Better报告一多层建筑物全部塌方可立即导致约80%灾民死亡,若抢救工作能即刻进行,约20%被困陷受害者可得到解救,至少40%存活者将发生挤压综合征。

我国1290年河北大地震死亡人数为约10万人;1556年山西大地震死亡数为83万人;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人;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为11.65万。

上述统计资料表明一次强烈地震造成死亡人数可超过一次世界大战一个参战国死亡人数。1988年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死亡人数为25000人。1990年伊朗地震死亡5万人,这两次地震均有国际救援工作队参与救灾。灾后总结出不少经验和教训。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死亡人数在5000以上。

对于,挤压综合征你又知道多少?

挤压综合征所致急肾衰的发病机理挤压伤所致急性肾衰的发病机制有缺血、代谢、创伤和肾毒素等因素参与。挤压伤早期,由于肢体受压造成受压部位肌肉损伤,肌膜通透性增加,水分、钠等溶液快速进入肌肉并堆积在肌肉内,引起肌细胞肿张、肌体高度肿胀、肌内压增高、血容量急骤减少。

挤压综合征是骨科急重症,应及时抢救,做到早期诊断、早期伤肢切开减张与防治肾衰。

如何急救?

1、现场急救处理

(1)抢救人员应迅速进入现场,力争及早解除重物压力,减少本病发生机会。

(2)伤肢制动,以减少组织分解毒素的吸收及减轻疼痛,尤其对尚能行动的伤员要说明活动的危险性。

(3)伤肢用凉水降温或暴露在凉爽的空气中。禁止按摩与热敷,以免加重组织缺氧。

(4)伤肢不应抬高,以免降低局部血压,影响血液循环。

(5)伤肢有开放伤口和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应用加压包扎和止血压带。

(6)凡受压伤员一律饮用碱性饮料(每8g碳酸氢钠溶于1000~2000ml水中,再加适量糖及食盐),既可利尿,又可碱化尿液,避免肌红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如不能进食者,可用5%碳酸氢钠150ml静脉点滴。

2、伤肢处理

(1)早期切开减张使筋膜间隔区内组织压下降,防止或减轻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即使肌肉已坏死,通过减张引流也可以防止有害物质侵入血流,减轻机体中毒症状。同时清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减少发生感染的机会。早期切开减张的适用证为:①有明显挤压伤史。②有1个以上筋膜间隔区受累,局部张力高,明显肿胀,有水疱及相应的运动感觉障碍者。③尿液肌红蛋白试验阳性(包括无血尿时潜血阳性)。

(2)截肢适应证①患肢无血运或严重血运障碍,估计保留后无功能者。②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经切开减张等处理,不见症状缓解,并危及病人生命者。③伤肢并发特异性感染,如气性坏疽等。

3、中医治疗

挤压综合征应根据其临床特点,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予以中药治疗。

4、其他疗法

对挤压综合征患者,一旦有肾功能衰竭的证据,应及早进行透析疗法。本疗法可以明显降低由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钾血症等造成的死亡,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作血透析(即人工肾)。腹膜透析操作简单,对大多数患者亦能收到良好效果。

又是怎样预防?

因本症的死亡率轻较高,所以预防是关键,一般的预防措施有:①伤后补乳酸林格氏液和胶体液;②碱化尿液;③利尿;④解除肾血管痉挛;⑤切开筋膜减压释放渗出物,改善循环。

(责编:詹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地震逃生术有哪些?

  绝境中的逃生术:自救互救


  噩耗传来,令人不胜欷歔,也让人回忆起1976年我国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在那次一个世纪以来伤亡最大的7.8级地震中,死亡24万余人,受伤16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地震的破坏力极强,一次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地震时河水泛滥引起水灾 震区的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等引起燃爆灾害和污染细菌传播和瘟疫也造成极大的损失。1923年,日本关东的7.9级大地震造成14.3万人死亡,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有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烧毁的房屋却有70万幢,仅东京就有136处地方起火,大火将44万幢房屋化为灰烬,90%以上的死难者因火灾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在地震中人体受到的损害是多方面的,1999年8月土耳其的7.4级地震死伤8千余人。震后第4天,震区建立的一间急救医院在10天内救治了1205名病人,病种涵盖了内科32% 、普通外科13% 、矫形外科21% 、儿科23% 、妇产科10% 和精神科1% 。


  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中死亡率最高的。窒息、休克、外伤感染、饥饿和缺水都是地震死亡的常见原因。地震损害中以四肢损伤最多见,在人体所受伤害部位中约占50%。骨折在伤害中占第一位,约25%是脊柱骨折,其中30%~40%可出现损伤性截瘫,而且多数截瘫在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当人体肌肉受到强烈的挤压或重压达6小时以上时,就会发生局部肌肉坏死,出现大量的蛋白分解产物并释放入血液循环,导致休克和肾功能衰竭,产生挤压综合征。唐山大地震中,最主要的三种伤害分别是挤压综合征、骨盆骨折和损伤性截瘫。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地震科学家对地震的长期和中期预报已有相当的把握,但对几天或数小时内要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仍难做出准确预报。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地震,因而地震发生后的首要事情是自救和互救,争取宝贵的时间,把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的较好办法。保持镇静很重要,不少地震的伤亡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砸伤或挤压致死,而是由于精神紧张,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死亡的。因为乱喊乱叫会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同时会吸入大量烟雾或灰尘,造成窒息。故虽处恶劣环境,仍要保持镇静,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挖掘被埋压人员应先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先暴露伤者头部,清除他们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搬运脊椎损伤者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时,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救人时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急救原则包括排除窒息和呼吸道梗阻,处理创伤性休克,处理完全性饥饿,以及外伤止血、包扎和固定。  


  发生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对开放性骨折,不应做现场复位,以防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做简单固定后再转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火灾在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中较常见。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时,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逆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体,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Q:地震逃生术有哪些?

  绝境中的逃生术:自救互救


  噩耗传来,令人不胜欷歔,也让人回忆起1976年我国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在那次一个世纪以来伤亡最大的7.8级地震中,死亡24万余人,受伤16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地震的破坏力极强,一次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地震时河水泛滥引起水灾 震区的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等引起燃爆灾害和污染细菌传播和瘟疫也造成极大的损失。1923年,日本关东的7.9级大地震造成14.3万人死亡,直接因地震倒塌的房屋有1万幢,而地震时失火烧毁的房屋却有70万幢,仅东京就有136处地方起火,大火将44万幢房屋化为灰烬,90%以上的死难者因火灾丧失了宝贵的生命。


  在地震中人体受到的损害是多方面的,1999年8月土耳其的7.4级地震死伤8千余人。震后第4天,震区建立的一间急救医院在10天内救治了1205名病人,病种涵盖了内科32% 、普通外科13% 、矫形外科21% 、儿科23% 、妇产科10% 和精神科1% 。


  颅脑损伤是地震伤中死亡率最高的。窒息、休克、外伤感染、饥饿和缺水都是地震死亡的常见原因。地震损害中以四肢损伤最多见,在人体所受伤害部位中约占50%。骨折在伤害中占第一位,约25%是脊柱骨折,其中30%~40%可出现损伤性截瘫,而且多数截瘫在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当人体肌肉受到强烈的挤压或重压达6小时以上时,就会发生局部肌肉坏死,出现大量的蛋白分解产物并释放入血液循环,导致休克和肾功能衰竭,产生挤压综合征。唐山大地震中,最主要的三种伤害分别是挤压综合征、骨盆骨折和损伤性截瘫。


  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地震科学家对地震的长期和中期预报已有相当的把握,但对几天或数小时内要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仍难做出准确预报。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地震,因而地震发生后的首要事情是自救和互救,争取宝贵的时间,把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的较好办法。保持镇静很重要,不少地震的伤亡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砸伤或挤压致死,而是由于精神紧张,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死亡的。因为乱喊乱叫会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同时会吸入大量烟雾或灰尘,造成窒息。故虽处恶劣环境,仍要保持镇静,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挖掘被埋压人员应先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先暴露伤者头部,清除他们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搬运脊椎损伤者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时,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救人时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急救原则包括排除窒息和呼吸道梗阻,处理创伤性休克,处理完全性饥饿,以及外伤止血、包扎和固定。  


  发生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对开放性骨折,不应做现场复位,以防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做简单固定后再转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火灾在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中较常见。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时,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逆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体,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Q:地震之后,急性肾衰竭为何也会居高不下?

地震、车祸等灾难会带来大量挤压伤综合征,临床发现,30%的挤压伤患者都会出现急性肾衰竭。挤压伤导致肌肉受损,而坏死、受损部位的肌肉会释放大量肌球蛋白,这种物质沉积在肾小管内,大大加重肾脏负担,便会诱发急性肾衰竭。若伤员感染程度较重,也会使各类有毒物质生于体内,给肾脏带来负担从而发病。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