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物的人往往会把宠物当做家庭一员与其亲密无间,但这样可能也会有健康隐患。据报道,美国俄亥俄州一名女士近日一早起床后,突然发现左眼失去了视力,就连医生也束手无策,完全找不出病因。最终医生发现她因为养猫而不幸患上了“猫抓病”(CatScratchDisease)。
女猫主沃尔特斯(JaneseWalters)表示,她起床之后就发现左眼失去了视力,察看镜子又看不到眼睛有红肿。医生其后用了一个月时间也未能找出病因,直至一次复诊,沃尔特斯称自己有养猫,医生最终获确诊该名女士患上“猫抓病”。
“猫抓病”是由猫咪之间传播的细菌所引起。细菌本身对猫咪无害,只会借它们的口水或皮毛传染,约40%的猫猫身上都会有该细菌。然而,细菌会对人体有害,若伤口被猫舔过,就有机会被细菌感染。此细菌同时可影响双眼、肝部等。医生建议猫主每次与猫猫接触后要洗手,切勿被它们舔到伤口。沃尔特斯表示,幸好自己另一只眼睛没有被感染,但她也表示并不会停止养猫,仅希望以亲身经验告诫其他爱猫之人。
相关链接:不容忽视的“猫抓病”
“猫抓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的动物性传染病。80%与猫抓、咬伤有关,当然,狗、兔、猴抓咬造成的伤口也可引起猫抓病。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0-30天,少数可以延长至几个月乃至1-2年。发病早期,多数患者可出现原发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临床表现为猫抓伤部位出现红斑、丘疹、脓疱或硬结,持续数周后自行消退。因皮损缺乏特异性,发病早期患者易漏诊或误诊。
淋巴结肿大是猫抓病的标志。肿大主要发生抓咬伤区域,肿大的淋巴结主要为单侧,但可蔓延。肿大淋巴结一般在2-4周自行消退,少数拖延至更长。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乏力、食欲不振、结膜炎甚至神经症状。通过淋巴结活检,可判断猫抓病诊断成立。
猫抓病的治疗以对症疗法为主。儿童病例主要运用头孢类抗生素,疗程1-2周;成人病例主要用氨基甙类抗生素,疗程1周,必要时加用头孢类抗生素继续治疗。若淋巴结化脓,则实行穿刺吸脓以减轻症状,必要时2-3天后重复进行。值得注意的是,不宜切开引流。该病一旦确诊并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近年养狗养猫的人逐年增多,身边的流浪动物也随处可见,因而,通过临床情况看,猫抓病有升高的趋势。因为猫抓病有较长潜伏期,并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患者对猫抓咬伤病史容易遗忘,所以常常耽误诊治。
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在日常与猫、狗等宠物接触时,应避免被抓伤或咬伤。若不慎被抓、咬伤,应立即用碘酊或莫匹多星软膏涂擦局部,并对抓、咬伤处附近淋巴结勤加观察,一旦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务必及时就诊并向医生正确提供相应病史,以便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